红壤旱地多熟种植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18
作者
黄国勤
刘秀英
刘隆旺
叶方
张明林
苏艳红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红壤旱地; 多熟种植; 灰色关联;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44 [耕作的制度和方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加权灰色关联聚类分析的方法,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各项指标,对1984~2004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红壤旱地上进行的多元多熟种植系统定位对比试验中筛选出的23种多熟种植系统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聚类评价。结果表明:“白菜/马铃薯/玉米-芝麻”关联度值最大,灰色聚类为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最高,明显优于其他种植系统,适合于大面积推广,是红壤旱地增产、增收、增效和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化模式;“油菜‖紫云英/玉米/玉米‖绿豆”次之,适合在劳动力相对充足的城郊红壤旱作区推广,以上两种种植模式对今后红壤旱作区种植业结构布局的调整和种植模式的优化具有积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532 / 25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定量评价 [J].
武兰芳 ;
欧阳竹 ;
唐登银 .
生态学报, 2004, (12) :2740-2748
[2]   旱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定量评价模型 [J].
宋松柏 ;
蔡焕杰 .
生态学报, 2004, (11) :2509-2515
[3]   江西省余江县生态农业综合评价 [J].
吴大付 ;
何园球 .
土壤学报, 2004, (05) :819-822
[4]   红壤旱地不同种植方式物质循环与调控 [J].
何园球 ;
吴大付 ;
李成亮 ;
王兴祥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9) :1547-1551
[5]   典型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 [J].
张红旗 ;
李家永 ;
牛栋 .
地理学报, 2003, (05) :668-676
[6]   红壤丘陵区农业开发中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调控 [J].
周炳中 ;
杨浩 ;
周生路 ;
张震宇 ;
张红 ;
不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2, (04) :14-19
[7]   论农业生态学及其发展趋势 [J].
黄国勤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2, (05) :656-660
[8]   中国南方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途径 [J].
黄国勤 .
中国农学通报, 2002, (04) :127-129
[9]   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效益评价 [J].
吴钢 ;
魏晶 ;
张萍 ;
赵景柱 .
生态学报, 2002, (02) :233-239
[10]   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 [J].
徐梦洁 ;
葛向东 ;
张永勤 ;
濮励杰 ;
彭补拙 .
土壤学报, 2001, (03) :27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