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棉区棉盲蝽种群数量变动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丁岩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关键词
棉田; 铃期; 基数; 棉区; 蕾期; 棉株生长; 种群数量变动; 陕西关中;
D O I
10.16380/j.kcxb.1964.03.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陕西关中棉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绿盲爆(Lreu。l。ocr。m Mever-DQr)、首稻育馆(A人如加c。r订U。。。b拙。G。ez一、三点盲蝽(A.fasiaticollis Reuter)和中黑盲蝽(A.s。。tuturalus Jak.)四种盲蝽为对象,进行了数量变动的研究与分析。 文中依据生态特性的研究结果,结合8年的田间观察资料,对棉田内四种盲蝽混合种群与单种种群的消长曲线分别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根据分析结果,文中采用了盲蝽混合种群作为分析的对象,并提出棉田内盲蝽混合种群的消长曲线是受蕾铃期间降水量与降水期的影响,根据降水量与降水期的不同,其曲线变动可分为四个波动型,即前峰型、中峰型、后峰型与双峰型。由于峰型不同,即表示着该年的旱涝分布与棉株受害程度与阶段的不同,前峰型属前涝后旱型,亦即蕾期为害型:后峰型属前旱后涝型,亦即铃期为害型;双峰型属涝年型,亦即蕾铃两期为害型;而中峰型则属旱年型,亦即蕾铃两期受害均轻型。 文中依据棉株不同生长阶段中影响盲蝽种群数量变动的主导作用因素的分析结果,提出分析棉田盲蝽种群的变动应分为蕾期与铃期两阶段,由于棉株生长阶段不同,在这两阶段中影响盲蝽的主导作用因素亦不同,蕾期的虫口增长是受早春虫口基数与6月降水量两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而铃期的虫口增长则系受温湿度组
引用
收藏
页码:297 / 31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棉盲蝽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Ⅱ.棉株化学成分的含量与盲蝽为害的关系 [J].
丁岩钦 .
植物保护学报, 1963, (04) :365-370
[2]   棉盲蝽生态学特性的研究Ⅰ,温度、湿度对棉盲蝽生长发育及地理分布的作用 [J].
丁岩钦 .
植物保护学报, 1963, (03) :285-296
[3]   三种棉盲蝽研究 [J].
朱弘复 ;
孟祥玲 .
昆虫学报, 1958, (02) :97-118
[4]   陕西棉盲椿的研究及防治 [J].
丁岩钦 ;
邹纯仁 ;
赵廷选 .
西北农学院学报, 1957, (04) :37-76
[5]  
The growth of mixed populations: Two species competing for a common food supply[J] . Journal of the Washington Academy of Sciences . 1932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