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方法探测滑坡体结构特征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53
作者
徐兴倩 [1 ,2 ]
苏立君 [1 ,3 ]
梁双庆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关键词
滑坡结构; 地震法; 电法; 电磁法; 发展趋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 [地球物理勘探];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0837 ;
摘要
浅层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由于分辨率欠佳,获取的物性参数与工程力学性质之间缺乏关联性,目前还很少被直接应用于滑坡勘查.然而较之常规以钻探为主的勘查方法,该类技术具有安全、快速、经济和无损的特点,加之近年来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在基础理论研究、仪器设备和信号采集处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而其在滑坡体结构特征探测中应用逐渐增多.本文重点调查了近年应用于滑坡体结构特征探测的主流地球物理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局限,对其在滑坡体结构探测上的应用研究现状做了归纳和总结.结果表明,国内在该领域研究的系统性、深入程度、手段丰富程度及覆盖密度等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大力推进地球物理方法在滑坡领域研究中的应用,旨在为与之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449 / 145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2 条
[1]   利用SPAC法估算地壳S波速度结构 [J].
徐佩芬 ;
李世豪 ;
凌甦群 ;
郭慧丽 ;
田宝卿 .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 (11) :3846-3854
[2]   “4·20”芦山地震地质灾害遥感快速解译与空间分析 [J].
常鸣 ;
唐川 ;
李为乐 ;
张丹丹 ;
贾涛 ;
马国超 ;
周志远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03) :275-281
[3]   高密度电法的进展与展望 [J].
严加永 ;
孟贵祥 ;
吕庆田 ;
张昆 ;
陈向斌 .
物探与化探, 2012, 36 (04) :576-584
[4]   二维微动剖面探测“孤石”:以深圳地铁7号线为例 [J].
徐佩芬 ;
侍文 ;
凌苏群 ;
郭慧丽 ;
李志华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06) :2120-2128
[5]   基于自然电位方法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监测 [J].
杨磊 ;
周启友 ;
雷鸣 ;
杨建龙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2, 39 (03) :1-5
[6]   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中岩溶裂隙水及断层、溶洞等隐患的探查、预报 [J].
钟世航 ;
孙宏志 ;
李术才 ;
李貅 ;
王荣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31(S1) (S1) :3298-3327
[7]   瞬态面波在隧道工程滑坡处治中应用一例 [J].
张纯刚 ;
陈永东 .
云南地质, 2012, 31 (01) :80-83
[8]   隧道激发极化法超前探测快速反演研究 [J].
聂利超 ;
李术才 ;
刘斌 ;
李树忱 ;
钟世航 .
岩土工程学报, 2012, 34 (02) :222-229
[9]   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不稳定斜坡 [J].
张玮 ;
刘爱疆 ;
魏正宇 ;
杜敏铭 .
物探装备, 2011, 21 (06) :381-383+394
[10]   电阻率层析成像法探测滑坡面正演模拟与反演成像研究 [J].
聂利超 ;
李术才 ;
刘斌 ;
苏茂鑫 ;
薛翊国 ;
路为 ;
孙怀凤 .
岩土力学, 2011, 32 (09) :2873-2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