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和相似——汉语成语形成的认知研究之二

被引:29
作者
徐盛桓
机构
[1]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汉语成语; 相邻/相似; 自主和依存;
D O I
10.16131/j.cnki.cn44-1669/g4.2006.03.005
中图分类号
H136 [现代词汇];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成语形成的机理同人们感知外界事物以下认知特点有至为密切的关系,即相邻和相似的事物分别倾向于被识解为一个整体;汉语成语基本上是从古人的话语里摘取出来的,这使汉语成语成为相对于其出处的“依存成分”。因此,汉语成语的形成机理可以用以“相邻/相似”为核心概念建构起来的“自主—依存分析框架”进行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常规推理与“格赖斯循环”的消解 [J].
徐盛桓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03) :163-170+240
[2]   相邻与补足——成语形成的认知研究之一 [J].
徐盛桓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 (02) :107-111
[3]   意向解释的自主性 [J].
王姝彦 .
哲学研究, 2006, (02) :92-98
[4]   论突现性质的下向因果关系——回应Jaegwon Kim对下向因果关系的反驳 [J].
范冬萍 .
哲学研究, 2005, (07) :10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