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海盆地与济阳拗陷成因机制与沉积特征的比较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3
作者
万志峰 [1 ]
夏斌 [1 ,2 ]
林舸 [2 ]
施秋华 [2 ]
郭峰 [2 ]
刘宝明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海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3] 中海油研究总院
关键词
成因机制; 沉积特征; 莺歌海盆地; 济阳拗陷; 油气勘探;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1.04.002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莺歌海盆地近10年来一直处于勘探低谷期。以比较研究为手段,对莺歌海盆地与济阳拗陷形成演化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二者具有诸多相似性:均受控于大型先左旋后右旋的走滑断层,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断陷、断拗转换、拗陷阶段;沉积-沉降中心均有迁移之规律,发育多个沉积旋回,沉积体系具有多样性;均具有异常地层压力,超压现象明显。因此,可借鉴济阳拗陷油气勘探成功经验,指导莺歌海盆地天然气成藏规律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976 / 9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济阳坳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及其成因机制研究.[D].操应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 03
[2]   济阳坳陷“相-势”耦合控藏的内涵及其地质意义 [J].
马中良 ;
曾溅辉 ;
王永诗 ;
张善文 ;
刘惠民 ;
冯炎松 .
石油学报, 2009, 30 (02) :176-182
[3]   莺歌海盆地构造演化与强烈沉降机制的分析和模拟 [J].
孙珍 ;
钟志洪 ;
周蒂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3) :347-356
[4]   济阳坳陷第三系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与实践 [J].
张善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6) :731-740+761
[5]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构造挤出及其对中国东部裂陷盆地晚期油气成藏的影响 [J].
张岳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162-169
[6]   焉耆盆地与柴达木盆地侏罗系成烃及成藏时期的比较 [J].
高先志 ;
柳广弟 ;
刘震 .
地质科学, 2003, (03) :361-366
[7]   济阳坳陷油气勘探现状及主要研究进展 [J].
李丕龙 ;
金之钧 ;
张善文 ;
庞雄奇 ;
肖焕钦 ;
姜在兴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1-4
[8]   济阳坳陷地温-地压场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肖焕钦 ;
刘震 ;
赵阳 ;
戴立昌 ;
许晓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68-70
[9]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J].
侯贵廷 ;
钱祥麟 ;
蔡东升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845-851
[10]   莺歌海盆地与琼东南盆地成藏条件的比较及天然气勘探方向 [J].
龚再升 ;
杨甲明 ;
郝芳 ;
胡建武 .
地球科学, 2001, (03) :286-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