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陕西旬邑新近系化学地层与环境变迁附视频
被引:6
作者:

薛祥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教育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岳乐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教育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张云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教育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建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教育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西北大学教育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地质系
[3] 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
[4] 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
来源: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旬邑剖面;
化学地层;
环境变迁;
地层划分;
陕西;
新近系;
第四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2 [新第三纪(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陕西旬邑下墙剖面化学组成的系统测试资料、年均温度与年均降水量的定量计算揭示出 :该区红土堆积时的气候总体上比第四纪黄土堆积时的要暖湿 ,在暖湿背景下 ,早期相对较凉干 ,中期最暖湿 ,晚期较暖湿。进入第四纪后 ,气候突然变冷变干。如更进一步细分 ,新近系红土段自下向上存在着由相对凉干—相对暖湿的四个百万年级气候旋回 ,其中第二、三旋回之间 ,即第 17与第 16层组之间 ,有气候较明显降温变干现象 ,它有可能主要是北极冰盖形成的影响所致。进入第四纪的突然明显变冷变干可能主要受控于当时青藏高原剧烈隆升作用。剖面上化学组成的变化在地层划分上有重要意义 ,从旬邑剖面的地化资料出发 ,并参考岩性、磁化率等将第四系底划在第 13层组顶 ,上新统底划在第 17层组与第 18层组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从陕西旬邑上新生界剖面看黄土高原新近系/第四系界线[J]. 地层学杂志, 2001, (03) : 161 - 165薛祥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陕西西安岳乐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陕西西安王建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陕西西安
- [2] 黄土高原一个连续的晚新生代剖面及其划分与对比附视频[J]. 地层学杂志, 2001, (02) : 81 - 88+101薛祥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陕西西安张云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陕西西安岳乐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陕西西安
- [3] 甘肃西峰晚第三纪红粘土的化学组成及化学风化特征[J]. 地质力学学报, 2001, (02) : 167 - 175陈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内生金属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陈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内生金属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刘连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内生金属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 [4] 灵台红粘土和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地球化学演化[J]. 第四纪研究, 1999, (04) : 357 - 365顾兆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丁仲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熊尚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刘东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 [5] 黄土高原红粘土与黄土古土壤粒度特征对比——红粘土风成成因的新证据[J]. 沉积学报, 1999, (02) : 61 - 67鹿化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安芷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 [6] 黄土风化成土过程中主要元素迁移序列[J]. 地质地球化学, 1999, (01) : 21 - 26刁桂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中国黄土高原的风积证据:晚新生代北半球大冰期开始及青藏高原的隆升驱动[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6) : 481 - 490安芷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王苏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吴锡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陈明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孙东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刘秀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王富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李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孙有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周卫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晓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鹿化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张云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董光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强小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 [8] 最近800ka洛川黄土剖面中Rb/Sr分布和古季风变迁[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6) : 498 - 504陈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安芷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季峻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陈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鹿化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 [9] 晚新生代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序列的磁性地层年代与古气候记录[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1) : 79 - 84孙东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陈明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JohnShaw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鹿化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孙有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岳乐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张云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 [10] 陕西洛川黄土化学风化程度的地球化学研究[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6) : 531 - 536陈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季峻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仇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朱洪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鹿化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