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上用人单位:内涵厘定与立法考察

被引:16
作者
秦国荣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用人单位; 雇主; 劳动者; 劳动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劳动法上用人单位是个极为复杂的学术与实践用语,与我国劳动立法对用人单位进行列举式限定,而不给予明确内涵界定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域外立法大多以界定劳动者(雇工)的方式对用人单位进行法律"推定",同时赋权司法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认定用人单位。从学术研究角度说,对用人单位概念的研判,乃是关涉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学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这个概念也是关乎劳动法自身发展与社会改革变迁的重要范畴,因而研究这一概念有助于理解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和劳动用工关系的本质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权利冲突视野下的劳动者知情权问题研究 [J].
杜宁宁 .
当代法学, 2014, 28 (05) :117-123
[3]   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定位的再思考 [J].
谢德成 .
当代法学, 2013, 27 (01) :119-125
[4]   论劳动法上的雇主资格 [J].
许建宇 ;
陆娟芳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 2006, (04) :32-38
[5]  
德国劳动法与劳资关系[M]. 商务印书馆 , (德) 魏斯, 2012
[6]  
劳动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常凯, 2011
[7]  
劳动法的比较与反思[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谢增毅, 2011
[8]  
美国劳动雇佣法[M]. 法律出版社 , 林晓云等, 2007
[9]  
劳动法[M]. 法律出版社 , (德)W.杜茨(WilhelmDutz)著, 2005
[10]  
劳动合同研究[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董保华主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