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盆地陈堡砂岩储层裂缝特征及模糊识别技术

被引:6
作者
邵先杰
机构
[1] 燕山大学
关键词
苏北盆地; 裂缝; 测井响应; 模糊数学; 砂岩储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陈堡油田陈2断块砂岩储层裂缝以水平缝和低角度缝为主,裂缝发育密度受岩性、厚度、埋藏深度和构造位置影响比较明显。粉砂岩中裂缝密度最大,薄砂层中裂缝密度比厚砂层大,浅部地层裂缝密度比深部地层大,鼻状构造高点处裂缝最发育。水平缝和低角度缝在声波时差、微侧向和微电极曲线上具有一定响应,建立了响应模型,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裂缝识别体系,初步实现了裂缝的定量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注采系统调整技术研究 [J].
张威 ;
梅冬 ;
李敏 ;
张恒发 ;
杨积斌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 (06) :43-46+121
[2]   低孔低渗裂缝-孔隙型砂岩储层的分类评价——以川中公山庙油田沙一储层为例 [J].
赵永刚 ;
陈景山 ;
蒋裕强 ;
雷卞军 ;
赵明华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 (02) :1-4+103
[3]   分形方法对裂缝性储集层的定量预测研究和评价 [J].
邓攀 ;
陈孟晋 ;
杨泳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 (02) :18-20+104
[4]   特低渗透储层油水渗流特征研究 [J].
林玉保 ;
刘春林 ;
卫秀芬 ;
杨清彦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 (06) :42-44+106
[5]   裂缝型新肇油田注水开发特征研究 [J].
张力佳 ;
肖洪伟 ;
马东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 (06) :54-55+107
[6]   陆相砂砾岩油藏裂缝发育特征分析——以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乌尔禾组油藏为例 [J].
申本科 ;
胡永乐 ;
田昌炳 ;
薛培华 ;
张爱卿 ;
李广超 ;
薛大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3) :41-44
[7]   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 [J].
李莉 ;
韩德金 ;
周锡生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5) :85-87+124
[8]   大庆外围低渗透储层裂缝与地应力研究 [J].
王秀娟 ;
杨学保 ;
迟博 ;
孙贻铃 ;
刘卫丽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5) :88-90+125
[9]   朝阳沟裂缝性低渗透油田井网适应性研究 [J].
邓明胜 ;
汪福成 ;
迟田立 ;
王建华 ;
崔玉婷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3, (06) :27-29+72
[10]   三肇地区扶、杨油层裂缝和地应力分布特征及对注水开发的影响 [J].
王秀娟 ;
孙贻铃 ;
庞彦明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0, (05) :9-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