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冰冻日数的气候及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63
作者
王遵娅
机构
[1] 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
冰冻; 雨凇; 雾凇; 变化趋势; 大气环流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32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54~2009年中国台站雨凇和雾凇日数统计分析了中国冰冻日数的气候及变化特征。中国的冰冻主要出现在新疆、西北东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华北、淮河流域及江南一带,年均冰冻日数一般有1~5天,5天以上的重冰区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陕西南部、东北中部、华北东部、秦岭、云南东北部、贵州等地。雨凇大都出现在我国南方地区,而雾凇主要出现在我国北方地区。冰冻主要发生在11月至次年3月,尤其是冬季。中国冰冻、雨凇和雾凇日数在1954~2009年间出现了显著减少的变化趋势,并在1990年代初突变减少,雾凇的减少趋势较雨凇明显。中国冰冻、雨凇和雾凇日数的减少与气温的显著上升及相对湿度和风速的显著减小关系密切。另外,冰冻(雨凇、雾凇)日数与亚洲极涡的面积和强度,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阻塞高压的强度及西太平洋副高的面积、强度和位置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1954-2009年间,亚洲极涡面积显著减小且强度减弱,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阻塞高压显著增强,西太平洋副高面积缩小、强度减弱并明显西伸。这些变化可能引起了我国冰冻(雨凇、雾凇)日数的大幅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411 / 42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冰冻天气的气候特征 [J].
赵珊珊 ;
高歌 ;
张强 ;
王遵娅 ;
殷水清 .
气象, 2010, 36 (03) :34-38
[2]   2008年1月中国低温与北大西洋涛动和平流层异常活动的联系 [J].
谭桂容 ;
陈海山 ;
孙照渤 ;
邓伟涛 .
大气科学, 2010, (01) :175-183
[3]   夏季亚洲极涡的长期变化对东亚环流和水汽收支的影响 [J].
王遵娅 ;
丁一汇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1) :20-29
[4]   2008年初冰雪灾害和华南准静止锋 [J].
陶祖钰 ;
郑永光 ;
张小玲 .
气象学报, 2008, (05) :850-854
[5]   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持续性原因分析 [J].
杨贵名 ;
孔期 ;
毛冬艳 ;
张芳华 ;
康志明 ;
宗志平 .
气象学报, 2008, (05) :836-849
[6]   中国南方2008年1月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关系 [J].
丁一汇 ;
王遵娅 ;
宋亚芳 ;
张锦 .
气象学报, 2008, (05) :808-825
[7]   La Nia年冬季亚洲中高纬环流与我国南方降雪异常关系 [J].
张庆云 ;
宣守丽 ;
彭京备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4) :385-394
[8]   2008年1月我国南方严重冰雪灾害过程分析 [J].
陶诗言 ;
卫捷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4) :337-350
[9]   2008年1月我国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分析Ⅰ.气候特征与影响评估 [J].
王凌 ;
高歌 ;
张强 ;
孙家民 ;
王遵娅 ;
张勇 ;
赵珊珊 ;
陈鲜艳 ;
陈峪 ;
王有民 ;
陈丽娟 ;
高辉 .
气象, 2008, (04) :95-100
[10]   中国南方雨雪冰冻异常天气原因的分析 [J].
李崇银 ;
杨辉 ;
顾薇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2) :11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