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保山地区丁家寨组生物群的时代——兼评化石再沉积假说

被引:5
作者
方宗杰
王玉净
石光荣
周志澄
肖荫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
[2]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水产科学和自然资源管理学院
[3] 云南省地矿局区调所!玉溪
关键词
类; 腕足类; 孢粉植物群; 古特提斯; 再沉积; 丁家寨组; 早二叠世; 保山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 [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首次系统描述保山地区丁家寨组的类化石 ,详细讨论丁家寨组所产类和腕足类动物群及孢粉植物群的时代和性质 ,提出丁家寨组的时代应与华南早二叠世的紫松阶相当 ,即相当于国际上的Asselian阶至Sakmari an阶。确认丁家寨组不存在不同时代化石的再沉积混杂或大量化石时代倒置的异常现象。丁家寨组出现特提斯型Eoparafusulina动物群 ;腕足类组合属介于西澳区和泰马区之间的过渡动物群 ,西澳区的色彩较浓 ;孢粉组合则属具有一定北方色彩的亲澳大利亚孢粉植物群。这些不同来源的生物群共同出现在丁家寨组 ,显然与保山地块当时在古特提斯中介于南北之间的中间位置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67 / 27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