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新疆北部石炭纪—二叠纪孢粉组合的植物区系性质初步探讨
被引:20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欧阳舒
王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石油部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部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克拉玛依,克拉玛依,南京
王智
詹家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石油部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部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克拉玛依,克拉玛依,南京
詹家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宇星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石油部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部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克拉玛依,克拉玛依,南京
来源
:
微体古生物学报
|
1993年
/ 03期
关键词
:
孢粉;
石炭—二叠纪;
植物区系性质;
新疆北部;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新疆北部石炭纪—二叠纪孢粉植物群总体上属亚安加拉区,但其形成、发展经历了若干阶段,即由 C1(Tournaisian-Visean)的泛世界性+欧美型+安加拉土著分子→C2早期(Bashkirian早期)安加拉型为主+欧美型成分→亚安加拉区形成(Bashkirian晚期—Moscovian)、扩张(Stephani-an—P1)→P2—T1欧美色彩成分和泛世界性成分增加的过程。从巴什基尔晚期起混生有冈瓦纳色彩成分,但目前难以找到合理的解释;与华夏植物群关系微弱。
引用
收藏
页码:237 / 255+345 +345-348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用聚类分析方法探讨晚二叠世安加拉植物地理区的内部划分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阜生
[J].
古生物学报,
1989,
(06)
: 773
-
785+834
[2]
新疆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地区滴水泉剖面下石炭统孢粉组合
王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王蕙
[J].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9,
(03)
: 275
-
282+337
[3]
新疆北部晚古生代植物概况
窦亚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窦亚伟
孙喆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孙喆华
[J].
地质学报,
1985,
(01)
: 1
-
11
[4]
新疆北部卡拉吉拉组植物亚组合
窦亚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窦亚伟
孙喆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孙喆华
[J].
古生物学报,
1985,
(01)
: 57
-
63+141
[5]
云南富源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孢子花粉组合[M]. 科学出版社 , 欧阳舒 著, 1986
←
1
→
共 5 条
[1]
用聚类分析方法探讨晚二叠世安加拉植物地理区的内部划分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阜生
[J].
古生物学报,
1989,
(06)
: 773
-
785+834
[2]
新疆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地区滴水泉剖面下石炭统孢粉组合
王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王蕙
[J].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9,
(03)
: 275
-
282+337
[3]
新疆北部晚古生代植物概况
窦亚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窦亚伟
孙喆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孙喆华
[J].
地质学报,
1985,
(01)
: 1
-
11
[4]
新疆北部卡拉吉拉组植物亚组合
窦亚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窦亚伟
孙喆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孙喆华
[J].
古生物学报,
1985,
(01)
: 57
-
63+141
[5]
云南富源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孢子花粉组合[M]. 科学出版社 , 欧阳舒 著, 198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