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与措施
被引:6
作者:

张杰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商学院
机构:
[1] 湖南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农业剩余劳动力;
转移途径;
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4.6 [农业劳动力利用与转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和趋势,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现状,然后逐一分析三种主要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原因及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05) : 2057 - 2059贺文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邵阳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 [2] 中国农村劳动力到底剩余多少?[J].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12) : 4 - 9+34马晓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马建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 [3] “城市化”发展模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6) : 53 - 57王春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 [4] 论劳动力转移的农村工业化途径[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 (01) : 77 - 81李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途径和对策[J]. 社会科学, 2006, (07) : 118 - 125顾海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 [8]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想途径[J]. 统计与决策, 2006, (02) : 122 - 124何军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学院
- [9] 关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1) : 52 - 55谢培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安徽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