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广州能见度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4
作者
刘永红
冯婷
蔡铭
机构
[1] 中山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
关键词
能见度; 气象因素; 相关性; 降雨量; 相对湿度; 风速;
D O I
10.19316/j.issn.1002-6002.2012.03.008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通过对2009年的广州大气能见度和影响因素的数据资料统计,结合定性分析、相关性计算及各时间尺度中物理量的相互作用过程研究,得出能见度的变化规律和各因素的相关性特征。结果表明,2009年整体能见度水平略有提高;24h的降雨量、气温差值较大时,该日的能见度小时均值波动较大;风速、相对湿度与中尺度(24h)能见度的相关性较强;降雨量、气温对小尺度(1h、5min)能见度影响显著;相对湿度水平能制约风速对能见度的改善作用。灰霾现象等与能见度水平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广州市与北京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关系 [J].
陈义珍 ;
赵丹 ;
柴发合 ;
梁桂雄 ;
薛志钢 ;
王贝贝 ;
梁永健 ;
陈瑜 ;
张萌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07) :967-971
[2]   短时强降雨对能见度的影响 [J].
吴建军 ;
袁成松 ;
周曾奎 ;
吴震 .
气象科学, 2010, 30 (02) :274-278
[3]   云贵高原1961—2006年大气能见度和消光因素变化趋势及原因 [J].
郑小波 ;
王学锋 ;
罗宇翔 ;
陈娟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2) :314-319
[4]   2008年1月广州大气污染特征及能见度观测研究 [J].
张剑鸣 ;
陶俊 ;
张仁健 ;
许振成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6) :161-165
[5]   广州市大气能见度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沈家芬 ;
冯建军 ;
谢利 ;
林燕 ;
莫测辉 .
生态环境, 2007, (04) :1199-1204
[6]   广州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J].
刘爱君 ;
杜尧东 ;
王惠英 .
气象, 2004, (12) :68-71
[7]   广州市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分析 [J].
汤惠君 ;
田亚平 .
城市问题, 2004, (05) :51-55
[8]   重庆市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 [J].
洪全 .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5) :151-154
[9]   北京地区低能见度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 [J].
王淑英 ;
徐晓峰 ;
不详 .
气象科技 , 2001, (04) :23-26
[10]  
Regional visibility statis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Natural and transboundary pollution influenc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Regional Haze Rule[J] . Rokjin J. Park,Daniel J. Jacob,Naresh Kumar,Robert M. Yantosca.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2006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