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玉米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途径探讨

被引:81
作者
米国华 [1 ]
伍大利 [1 ]
陈延玲 [1 ,2 ]
夏婷婷 [1 ]
冯国忠 [3 ]
李前 [1 ,4 ]
石东峰 [1 ]
苏效坡 [1 ]
高强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养分需求特征; 启动肥; 滴灌施肥; 精准施肥; 秸秆覆盖; 条耕; 追肥机; 玉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减肥增效是提高我国玉米竞争力、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需求。论文重点以东北玉米为研究对象,从玉米养分需求规律、养分高效品种的节肥潜力、化肥高效施用的4R技术、化肥的有机替代技术等方面论述减肥增效的技术途径。研究表明,东北地区每生产100 kg玉米籽粒产量的平均N、P2O5、K2O的需求量范围分别为1.56—1.89、0.60—0.88和1.27—2.30 kg;吐丝后对氮磷的需求量分别占全生育期需求量的20%—30%和20%—40%,对籽粒氮磷的贡献率分别为20%—30%和30%—38%。在目前东北土壤生产力状况下,实现玉米12 000 kg·hm-2的产量水平平均氮肥投入量约为180 kg·hm~(-2)。应用不同类型新型肥料的节约氮肥潜力为9—25 kg·hm-2,应用磷酸二铵和硫酸铵+过磷酸钙做启动肥可以促进苗期生长。应用高地隙追肥机可以有效延长追肥的适宜期,有利于使"养分供应匹配养分需求"。滴灌施肥技术适宜在风砂质地土壤及干旱频繁发生地区推广,实现增产19%—128%,产量可达12 000—13 000 kg·hm-2。地下滴灌施肥技术增产效果相同,应该大力推广。利用主动冠层传感器Greenseeker,可以在春玉米V5-V8期很好地估测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以及植株吸氮量,并应用于变量、精准的氮肥推荐。因地制宜地应用秸秆还田技术,可以节省肥料投入,提升土壤质量。其中秸秆覆盖条耕技术(Strip-till)可以协调传统耕作与免耕的优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未来应该从农民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将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相结合,针对不同的栽培耕作技术模式,建立农民可应用、或在不久的将来可应用的技术规程,实现大面积应用,达到区域性减肥增效的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758 / 277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1]   我国微灌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展望 [J].
顾涛 ;
李兆增 ;
吴玉芹 .
节水灌溉, 2017, (03) :90-91+96
[2]   东北区玉米秸秆还田耕作技术模式 [J].
李宪义 ;
陈实 .
农机科技推广, 2017, (01) :46-47
[3]   氮肥对吉林春玉米产量、农学效率和氮养分平衡的影响 [J].
侯云鹏 ;
尹彩侠 ;
孔丽丽 ;
秦裕波 ;
李前 ;
于雷 ;
王立春 ;
谢佳贵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 (06) :93-98
[4]   基肥、种肥施用技术对东北春玉米苗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J].
李前 ;
陈延玲 ;
陈晓超 ;
张洁 ;
米国华 .
玉米科学, 2017, 25 (01) :147-152
[5]   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方法在东北春玉米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J].
徐新朋 ;
魏丹 ;
李玉影 ;
谢佳贵 ;
刘双全 ;
侯云鹏 ;
周卫 ;
何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 22 (06) :1458-1467
[6]   辽宁省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模式研究 [J].
王颖 .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44 (10) :127-129
[7]   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
杨轶囡 ;
吴迪 ;
刘文明 ;
舒坤良 ;
臧笑磊 ;
单魁贤 .
玉米科学 , 2016, (02) :171-174
[8]   水肥管理对东北不同密度春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徐杰 ;
周培禄 ;
王璞 ;
赵明 .
玉米科学, 2016, 24 (01) :142-147
[9]   中国和美国雨养玉米区机械化施肥技术比较分析 [J].
苏效坡 ;
曾爱军 ;
米国华 .
玉米科学, 2015, 23 (06) :142-148
[10]   吉林省梨树县农户春玉米氮肥施用现状调查 [J].
苏效坡 ;
伍大利 ;
夏婷婷 ;
高强 ;
米国华 .
吉林农业科学, 2015, 40 (05) :46-4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