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玉米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途径探讨

被引:81
作者
米国华 [1 ]
伍大利 [1 ]
陈延玲 [1 ,2 ]
夏婷婷 [1 ]
冯国忠 [3 ]
李前 [1 ,4 ]
石东峰 [1 ]
苏效坡 [1 ]
高强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养分需求特征; 启动肥; 滴灌施肥; 精准施肥; 秸秆覆盖; 条耕; 追肥机; 玉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减肥增效是提高我国玉米竞争力、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需求。论文重点以东北玉米为研究对象,从玉米养分需求规律、养分高效品种的节肥潜力、化肥高效施用的4R技术、化肥的有机替代技术等方面论述减肥增效的技术途径。研究表明,东北地区每生产100 kg玉米籽粒产量的平均N、P2O5、K2O的需求量范围分别为1.56—1.89、0.60—0.88和1.27—2.30 kg;吐丝后对氮磷的需求量分别占全生育期需求量的20%—30%和20%—40%,对籽粒氮磷的贡献率分别为20%—30%和30%—38%。在目前东北土壤生产力状况下,实现玉米12 000 kg·hm-2的产量水平平均氮肥投入量约为180 kg·hm~(-2)。应用不同类型新型肥料的节约氮肥潜力为9—25 kg·hm-2,应用磷酸二铵和硫酸铵+过磷酸钙做启动肥可以促进苗期生长。应用高地隙追肥机可以有效延长追肥的适宜期,有利于使"养分供应匹配养分需求"。滴灌施肥技术适宜在风砂质地土壤及干旱频繁发生地区推广,实现增产19%—128%,产量可达12 000—13 000 kg·hm-2。地下滴灌施肥技术增产效果相同,应该大力推广。利用主动冠层传感器Greenseeker,可以在春玉米V5-V8期很好地估测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以及植株吸氮量,并应用于变量、精准的氮肥推荐。因地制宜地应用秸秆还田技术,可以节省肥料投入,提升土壤质量。其中秸秆覆盖条耕技术(Strip-till)可以协调传统耕作与免耕的优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未来应该从农民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将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相结合,针对不同的栽培耕作技术模式,建立农民可应用、或在不久的将来可应用的技术规程,实现大面积应用,达到区域性减肥增效的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758 / 277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21]  
Effect of surface and subsurface drip fertigation on sweet corn rooting, uptake, dry matter production and yield[J] . J. J. Martinez Hernandez,B. Bar-Yosef,U. Kafkafi.Irrigation Science . 1991 (3)
[22]   吉林省中部农田生态系统降雨湿沉降氮特征 [J].
彭畅 ;
牛红红 ;
李强 ;
朱平 ;
张玉龙 .
土壤通报, 2015, 46 (04) :955-961
[23]   恩泰克长效稳定性肥料对玉米生长及硝酸盐淋失的影响 [J].
夏婷婷 ;
苏效坡 ;
肖焱波 ;
米国华 .
吉林农业科学, 2015, 40 (03) :46-49
[24]   东北半湿润区膜下滴灌对农田水热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J].
刘洋 ;
栗岩峰 ;
李久生 ;
严海军 .
农业机械学报, 2015, 46 (10) :93-104+135
[25]   基于产量、氮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春玉米控释氮肥掺混比例 [J].
王寅 ;
冯国忠 ;
张天山 ;
茹铁军 ;
袁勇 ;
高强 .
土壤学报, 2015, 52 (05) :1153-1165
[26]   覆膜滴灌对玉米光合特性、物质积累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姬景红 ;
李玉影 ;
刘双全 ;
佟玉欣 .
玉米科学, 2015, 23 (01) :128-133
[27]   黑龙江省春玉米的优化施肥研究 [J].
姬景红 ;
李玉影 ;
刘双全 ;
佟玉欣 ;
刘颖 ;
张明怡 ;
郑雨 ;
李杰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4, (05) :53-58
[28]   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 [J].
苗全 ;
苗永军 .
农机科技推广, 2014, (09) :46+48-46
[29]   水肥一体化施磷对滴灌玉米产量、磷素营养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张国桥 ;
王静 ;
刘涛 ;
GALE William ;
褚贵新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20 (05) :1103-1109
[30]   东北黑土区膜下滴灌施氮管理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J].
刘洋 ;
栗岩峰 ;
李久生 .
水利学报, 2014, 45 (05) :529-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