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部农田生态系统降雨湿沉降氮特征

被引:5
作者
彭畅 [1 ,2 ]
牛红红 [2 ]
李强 [2 ]
朱平 [2 ]
张玉龙 [1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
[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吉林省中部; 农田生态系统; 湿沉降; 氮;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15.04.030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大气氮沉降作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大气湿沉降氮更是研究热点。本文以吉林省中部生态地区为例,通过研究该农区湿沉降氮的总体特征和输入氮相关参数(p H、总氮、铵氮、硝氮),明确了该区域大气湿沉降氮年际发生规律和季节分异特征,掌握了我省中部农区农田生态系统湿沉降氮的负荷情况,得出以下结论:(1)降雨年际间变异较大,极端年出现的频次高于平均年的频次,且降水量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最大降雨量集中6~9月,占全年降水的70%左右;(2)降雨p H值变化幅度较小,平均值为6.91。降雨氮浓度变异系数较大,且总氮浓度超过入湖库水浓度(2 mg L-1)2倍多,而铵氮浓度介于地表水III类与IV类之间,是地下水质铵氮标准的4倍;(3)年均湿沉降总氮量为18.3 kg hm-2,无机氮的沉降量为10.3 kg hm-2,对总氮贡献率为57%;(4)氮沉降量与降雨量和氮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对于湿沉降总氮来说,雨量的相关性好于浓度的相关性,而对于湿沉降的无机氮而言,浓度的相关性好于雨量的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55 / 9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缙云山大气氮湿沉降组成及其变化特征 [J].
孙素琪 ;
王云琦 ;
王玉杰 ;
张会兰 ;
于雷 ;
唐晓芬 ;
朱锦奇 ;
周彬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3, 35 (04) :47-54
[2]   1961—2010年北京地区降水变化特征 [J].
尤焕苓 ;
任国玉 ;
刘伟东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2, 6 (04) :13-20
[3]   乌鲁木齐1991—2010年降雨特征分析 [J].
王世杰 ;
杨莲梅 ;
史玉光 .
中国沙漠, 2012, 32 (02) :509-516
[4]   中国东北地区典型流域水文变化特性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王国庆 ;
王兴泽 ;
张建云 ;
金君良 ;
刘翠善 ;
严小林 .
地理科学, 2011, 31 (06) :641-646
[5]   吉林省西部地区大气干湿沉降元素通量及来源 [J].
李波 ;
刘娅 ;
姚燕 ;
方芳 ;
张志强 ;
徐学纯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0, 40 (01) :176-182
[6]   长春市城区大气湿沉降中重金属及pH值调查 [J].
杨忠平 ;
卢文喜 ;
龙玉桥 ;
刘新荣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 39 (05) :887-892
[7]   下辽河平原降雨中氮素的动态变化 [J].
宇万太 ;
马强 ;
张璐 ;
周桦 .
生态学杂志, 2008, (01) :33-37
[8]   大气有机氮沉降研究进展 [J].
郑利霞 ;
刘学军 ;
张福锁 .
生态学报, 2007, (09) :3828-3834
[9]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系统湿沉降中氮浓度及沉降量初步研究 [J].
孙志高 ;
刘景双 ;
王金达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7, (01) :114-119+123
[10]   江西鹰潭典型丘陵农业区氮湿沉降的动态变化 [J].
孙本华 ;
胡正义 ;
吕家珑 ;
周丽娜 ;
徐成凯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10) :118-1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