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第三纪同沉积构造控砂控油作用

被引:5
作者
朱桂林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滨南采油厂
关键词
同沉积构造; 沉积; 油气成藏; 第三纪;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分析构造、沉积、成藏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第三纪同沉积构造对沉积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揭示了同沉积构造有利于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分析认为,在大中型油气藏相继被发现之后,当前应该充分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含油气系统理论及成藏动力学理论,研究东营凹陷同沉积构造的发育演化过程对沉积过程、圈闭形成过程以及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和时空匹配关系,以提高勘探效果。同沉积构造研究由定性研究趋于向定时和定量方面发展,不但更加重视动力机制研究,也开始逐步完善定量化过程模拟。
引用
收藏
页码:545 / 548+553 +5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低位域沉积及非构造圈闭 [J].
金武弟 ;
王英民 ;
刘书会 ;
陈崇河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49-252
[2]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扇体油气聚集模式 [J].
王宝言 ;
肖焕钦 ;
陈宝宁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2) :22-25+4
[3]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陡岸沉积模式 [J].
张善文 ;
隋风贵 ;
王永诗 .
沉积学报, 2001, (02) :219-223
[4]  
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丕龙,庞雄奇等著, 2004
[5]  
东营凹陷储集体与油气分布[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丕龙等著, 2000
[6]   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沙四段上亚段储集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 [J].
李秀华 ;
肖焕钦 ;
王宁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3) :21-24+4
[7]   渤海湾盆地油气聚集理论和勘探实践的再深化——为渤海湾含油气盆地发现40周年而作 [J].
胡见义 ;
牛嘉玉 .
石油学报, 2001, (01) :1-5+8
[8]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断裂构造及油气运移 [J].
马丽娟 ;
郑和荣 ;
解习农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2) :246-251
[9]   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沙三段沉积体系分析及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J].
贾光华 ;
李秀华 ;
李小梅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6) :16-18+30
[10]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隐蔽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J].
李素梅 ;
庞雄奇 ;
邱桂强 ;
高永进 ;
孙锡年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4) :416-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