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草与高粱染色体核型比较研究

被引:11
作者
詹秋文 [1 ]
高丽 [2 ]
张天真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安徽科技学院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苏丹草; 高粱; 染色体; 核型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4.1 []; S548 [其他饲料作物];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采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对4个苏丹草和6个高粱品种的核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苏丹草和高粱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0(2n=20);苏丹草品种均为1A核型,并具有1对随体染色体,其中1、2号品种的第2对染色体为近中间着丝点染色体,3、4号品种为中间着丝点染色体;高粱品种除5号为1A核型、中间着丝点染色体外,其余的5个品种为2A或2B核型,且都有1或2对近中间着丝点染色体,9号品种还出现1对近顶端着丝点染色体;高粱8、9号品种各观察到1对随体染色体。染色体数量分析表明,第1到第10对染色体长短臂的绝对长度、相对长度以及绝对全长在苏丹草和高粱2类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苏丹草和高粱的遗传差异不在染色体长度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高粱学.[M].卢庆善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2]  
Construction of a RFLP map in Sorghum and comparative mapping in maize..Pereira M G;Lee M;Bramel C P;et al;.Ge-nome.1994,
[3]   高粱和苏丹草酯酶同工酶分析 [J].
詹秋文 ;
胡绪同 .
生物学杂志, 2005, (04) :18-19+43
[4]   应用RAPD分子标记探讨拟鹅观草属的种间关系 [J].
丁春邦 ;
周永红 ;
杨瑞武 ;
张利 ;
郑有良 .
草业学报, 2005, (01) :38-43
[5]   利用SSR、ISSR和RAPD技术构建苜蓿基因组DNA指纹图谱 [J].
魏臻武 .
草业学报, 2004, (03) :62-67
[6]   高粱和苏丹草生物学特性的数值分析 [J].
詹秋文 ;
汪本福 ;
肖新 ;
汪水兵 ;
李正鹏 ;
张守栋 .
草业学报, 2004, (02) :61-66
[7]   高粱和苏丹草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J].
詹秋文 ;
夏孝勤 .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 (04) :310-312
[8]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研究与利用前景 [J].
詹秋文 ;
林平 ;
李军 ;
钱章强 .
草业学报, 2001, (02) :56-61
[9]   同源四倍体高粱与约翰逊草种间杂种细胞学特性的相关研究 [J].
梁凤山 ;
罗耀武 ;
朱志明 .
华北农学报, 2001, (02) :8-11
[10]  
不同类型苏丹草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研究.[J].王六英;林小虎;易津.内蒙古草业.1999,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