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枝花昔格达组下伏砾石层成因和时代探讨与古金沙江河谷发育

被引:23
作者
赵希涛 [1 ]
胡道功 [2 ]
张永双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攀枝花市; 上新世; 河流相; 砾石层; 金沙江河谷发育; 青藏高原隆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6 [新构造运动(新构造学)]; P534.622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070903 ;
摘要
本文主要描述和讨论了四川省攀枝花市沿金沙江分布、并以炳草岗地龙箐剖面为代表的昔格达组湖相沉积下伏的砾石层的沉积特征及其河流相成因。根据前人对昔格达组湖相沉积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为4.2/3.28~2.6/2.12/1.78MaBP的上新世中、晚期或至早更新世早期,表明其下伏厚达50m的砾石层的形成时代约为4.2~4.5/5MaBP的上新世早期。早上新世金沙江河流相砾石层在接近金沙江谷底位置的发现,表明金沙江很早就已经从青藏高原主夷平面下切了2000m以上、已在接近其现今谷底的位置上存在。这对于探讨古金沙江的河谷发育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Geomorphic evolution of the Yangtze Gorges and the time of their formation.[J].Jijun Li;Shiyou Xie;Mingsheng Kuang.Geomorphology.2001, 2
[12]  
攀西地区新构造.[M].陈富斌;赵永涛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3]  
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M].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科学出版社.1981,
[14]  
长江上游河谷地貌.[M].沈玉昌著;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辑;.科学出版社.1965,
[15]   长江三峡的起源与演变 [J].
杨达源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3) :466-474
[16]   昔格达组磁性地层的研究 [J].
钱方 ;
徐树金 ;
陈富斌 ;
赵永涛 .
山地研究, 1984, (04) :275-282
[17]   渡口—西昌区域河流冲积层C年龄与断裂活动最新地质年代研究 [J].
李兴唐 ;
许学汉 ;
黄鼎成 ;
古迅 ;
许述礼 .
地质科学, 1984, (03) :262-275
[18]   滇西北丽江鸿文村—剑川甸南纵谷成因与金沙江袭夺问题之探讨 [J].
许仲路 ;
李行健 .
地理学报, 1982, (03) :325-334
[19]   滇西金沙江袭夺问题的新探讨 [J].
沈玉昌 ;
杨逸畴 .
地理学报, 1963, (02) :87-108
[20]   云南西北部金沙江河谷地貌与河流袭夺问题 [J].
任美锷 ;
包浩生 ;
韩同春 ;
王飞燕 ;
黄培华 .
地理学报, 1959, (02) :135-15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