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构造运动对塔里木盆地油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13
作者
徐汉林 [1 ,2 ]
江同文 [1 ]
顾乔元 [1 ]
张小芳 [3 ]
吴敏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库尔勒分院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油气调整; 逆冲推覆; 构造反转; 哈得逊油田;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塔里木盆地周缘存在着强烈的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强烈的逆冲推覆构造,下更新统西域组(Q1x)在盆地周缘不同地区逆冲推覆在不同的地层之上或者被不同时代的老地层所覆盖,同时其也卷入了不同规模的褶皱之中。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显示塔里木台盆区志留系以上的地层因新构造运动而产生了区域性的构造反转,不同层位的地层顶面构造高点发生了向南迁移。新构造运动对塔里木盆地油气的控制作用表现为:在塔里木盆地的周缘形成了有利于晚期成藏的大型构造圈闭,并为晚期油气运移提供了成藏的强大动力;对早期形成的古油藏圈闭条件的改造和破坏,导致了古油藏内的油气发生重新运移,从而形成了具有复杂油水界面的现今正在充注的新油藏。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7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非稳态成藏理论探索与实践 [J].
孙龙德 ;
江同文 ;
徐汉林 ;
单家增 .
海相油气地质, 2008, (03) :11-16
[2]   晚期调整再成藏——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藏形成的一个重要特征 [J].
赵靖舟 ;
李秀荣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2) :89-91+82
[3]   塔里木盆地阿瓦提-满加尔低梁构造特征和形成演化 [J].
赵靖舟 ;
贾承造 .
地质论评, 2002, (01) :68-73
[4]   油气水界面追溯法与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成藏期分析 [J].
赵靖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4) :53-56+12
[5]   满西地区构造演化史 [J].
赵靖舟 ;
田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2) :108-113
[6]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系海相烃源岩重新认识 [J].
赵靖舟 .
沉积学报, 2001, (01) :117-124
[7]   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油田油气藏成藏机制 [J].
顾忆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0, (04) :307-312
[8]   天山现今地壳快速缩短与南北地块的相对运动 [J].
王琪 ;
丁国瑜 ;
乔学军 ;
王晓强 ;
游新兆 .
科学通报, 2000, (14) :1543-1547
[9]   喜马拉雅运动在新疆中、新生代盆地形成中的作用 [J].
А.К.Башарин ;
С.Ю.Беляв ;
Г.С.Фралкин ;
曹菁 .
新疆石油地质, 2000, (01) :81-83+90
[10]   塔里木盆地晚第三纪—第四纪沉积特征、构造变形与石油地质意义 [J].
陈楚铭 ;
卢华复 ;
贾东 ;
谢晓安 .
沉积学报, 1998, (02) :113-11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