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韵律研究方法初探——以郯庐断裂带龙泉山西麓剖面研究为例

被引:9
作者
姚大全
刘加灿
翟洪涛
童远林
机构
[1] 安徽省地震局
[2] 安徽省地震局 合肥
[3] 合肥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断裂活动; 活动方式; 地震韵律; 郯庐断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通过对郯庐断裂带龙泉山西麓剖面的精细观测、样品微观和超微观测试、断层物质活动时代测定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断裂带在第四纪时曾有过多次活动(其中晚更新世以来也曾有过活动),并呈现粘蠕滑交替的变形特征,其最新活动方式以蠕滑活动为主。这些结论修正了前人对郯庐断裂带南段的基本认识,丰富和深化了该断裂段新活动的研究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郯庐断裂带中段第四纪活动及其分段特征 [J].
施炜 ;
张岳桥 ;
董树文 .
地球学报, 2003, (01) :11-18
[2]   岩石变形所反映的地震作用过程——第13届国际变形机理、流变学和构造学学术会议概述 [J].
姚大全 .
国际地震动态, 2001, (07) :9-12
[3]   郯庐断裂带下辽河—莱州湾段与潍坊—嘉山段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特征对比 [J].
晁洪太 ;
王志才 ;
刘西林 .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02) :36-41
[4]   地球韵律的时空表现及动力问题 [J].
马宗晋 ;
莫宣学 .
地学前缘, 1997, (Z2) :215-225
[5]   活动断裂带上的粘滑和蠕滑标志及其研究意义 [J].
姚大全 ;
汤有标 ;
李杰 ;
刘加灿 .
地球物理学进展, 1993, (04) :140-148
[6]   岩体失稳过程中的振荡现象及断层的多向错动形迹 [J].
张流 ;
冯锦江 ;
李彪 ;
池江 ;
杨主恩 ;
施行觉 .
地震地质, 1992, (01)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