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西部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光谱学特征和来源解析

被引:17
作者
陈小锋
揣小明
刘涛
杨柳燕
机构
[1]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湖泊; 溶解性有机物; 光谱学; 江苏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2 [水文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利用光谱学手段研究江苏省西部湖泊表层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组成与结构,并对其来源进行分析.单位浓度可溶性有机碳在254和280 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SUVA)测定结果表明,各湖泊芳香性程度及分子量大小依次为邵伯湖>天岗湖>白马湖>石臼湖>洪泽湖>固城湖>骆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特定波长下吸光度的比值(E2/E3、E3/E4)显示邵伯湖和白马湖中的DOM结构复杂、分子量大、苯环多,以腐殖酸为主要成分;其它湖泊的DOM腐殖化程度较低,以富里酸为主.指数函数曲线斜率(S275~295nm)拟合结果也同样表明邵伯湖DOM分子量最大,而宝应湖最低.各湖泊荧光指数和生物指数分别处于1.13~1.30和0.47~0.67范围内,体现出DOM强烈的陆源性.四个主要荧光峰的相对荧光强度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表明这些湖泊的类腐殖酸及类蛋白物质可能有着相同的来源.结合这些湖泊的特征及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初步推断经入湖河流携带的由农业及其下游产业产生的有机质是江苏西部湖泊中DOM的主要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259 / 2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利用三维荧光技术分析太湖水体溶解性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及来源 [J].
宋晓娜 ;
于涛 ;
张远 ;
张彦 ;
尹秀英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11) :2321-2331
[2]   太湖入湖河口和开敞区CDOM吸收和三维荧光特征 [J].
刘明亮 ;
张运林 ;
秦伯强 .
湖泊科学, 2009, 21 (02) :234-241
[3]   江苏固城湖流域1951~2000年农业非点源氮、磷输移的数值模拟研究 [J].
黄智华 ;
薛滨 ;
逄勇 .
第四纪研究, 2008, (04) :674-682
[4]   天然有机质及其在地表环境中的重要性 [J].
吴丰昌 ;
王立英 ;
黎文 ;
张润宇 ;
傅平青 ;
廖海清 ;
白英臣 ;
郭建阳 ;
王静 .
湖泊科学, 2008, (01) :1-12
[5]   溶解有机质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研究 [J].
傅平青 ;
刘丛强 ;
吴丰昌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5, (12) :2024-2028
[6]   淮河流域污染“久治不愈”原因浅析及治理措施建议 [J].
董广霞 ;
毛剑英 .
中国环境监测, 2005, (06) :75-78
[7]   江苏湖泊富营养化特征、成因及解决途径 [J].
范成新 ;
羊向东 ;
史龙新 ;
徐道清 ;
张泉荣 ;
吴朝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2) :218-223
[8]   洱海沉积物孔隙水中溶解有机质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J].
傅平青 ;
刘丛强 ;
吴丰昌 ;
魏中青 ;
黎文 ;
梅毅 ;
黄荣贵 .
第四纪研究, 2004, (06) :695-700
[9]   中国流域水污染分析 [J].
吴舜泽 ;
夏青 ;
刘鸿亮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0, (02) :1-6
[10]  
Determining Sources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and Disinfection Byproduct Precursors to the McKenzie River, Oregon[J] . Kraus,Tamara E C,Anderson,Chauncey A,Morgenstern,Karl,Downing,Bryan D,Pellerin,Brian A,Bergamaschi,Brian A.EN . 201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