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类型如何影响新生代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来自江苏的证据

被引:5
作者
黄莉芳
王芳
徐立霞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新生代农村劳动力; 个体资本; 社会资本; 非农就业质量; 结构方程模型;
D O I
10.13948/j.cnki.hgzlyj.2017.03.010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249.27 [地方劳动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质量是稳步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有力保障。利用江苏农户调研资料,首先归纳总结该群体的非农就业质量现状,发现非农就业质量的经济性、发展性、稳定性等客观指标和主观感知体验水平较高,但存在明显的群体分化特征。然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剖析资本类型对非农就业质量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为主的个体资本不仅对非农就业质量产生直接正影响,而且通过就业区域和就业时间对非农就业质量产生间接正影响,且直接正影响强于间接正影响。社交网络为主的社会资本主要对非农就业质量产生间接正影响。资本类型对非农就业质量的客观性指标如稳定性、发展性指标的影响高于经济性指标,同时高于自我感知体验等主观性指标。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提升群体受教育水平、构建多维度非农就业权益保障机制与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与发挥城市集聚效应,以及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效率等系列改善新生代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