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城乡空间融合的形态演化研究

被引:31
作者
车冰清 [1 ,2 ]
陆玉麒 [1 ,3 ]
王毅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3]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建设用地; 空间形态; 地域模式; 江苏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选取1980~2010年5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作为数据源,获取江苏省近30a的城乡建设用地变化数据,在空间分析和景观分析等方法支持下,分析城乡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揭示城乡空间融合的过程和动力机制,并归纳不同类型的城乡空间融合模式。结果表明:(1)城镇空间扩展方面,数量变化呈先平缓后急剧增长特征,空间形态变化首先以外部扩展为主,然后进入斑块边缘间的填充扩展的循环过程,苏锡常地区城镇空间的扩展最为密集;(2)农村地域变化方面,总量呈小幅增长态势,江苏北部沿淮河地区农村建设用地分布较为密集,沿江地区逐渐形成农村建设用地的次级密集区;(3)城乡空间融合过程方面,城乡空间开始由离散扩展逐步向粘合扩展过渡,城乡连通程度逐步提高,苏南地区城乡粘合扩展最为明显;(4)城乡空间融合的动力机制和地域模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开发区和新城区的快速建设是江苏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依据空间形态变化特征和主要动力因素,江苏省具有3种城乡空间融合发展类型:枢纽链接模式、集聚吞并模式、融合扩展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022 / 103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武汉市城乡建设用地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基于城乡统筹视角 [J].
罗媞 ;
刘耀林 ;
孔雪松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 (04) :461-467
[2]   南通市城乡建设用地演变时空特征与形成机理 [J].
蔡芳芳 ;
濮励杰 .
资源科学, 2014, 36 (04) :731-740
[3]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 [J].
刘纪远 ;
匡文慧 ;
张增祥 ;
徐新良 ;
秦元伟 ;
宁佳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颜长珍 ;
吴世新 ;
史学正 ;
江南 ;
于东升 ;
潘贤章 ;
迟文峰 .
地理学报, 2014, 69 (01) :3-14
[4]   武汉城市群城镇用地空间扩展时空特征分析 [J].
关兴良 ;
方创琳 ;
周敏 ;
武红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9) :1447-1459
[5]   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类型 [J].
马晓冬 ;
李全林 ;
沈一 .
地理学报, 2012, 67 (04) :516-525
[6]   中国大城市用地空间扩展若干规律的探索——以苏州市为例 [J].
姚士谋 ;
陈爽 ;
吴建楠 ;
张越 ;
陈振光 .
地理科学, 2009, 29 (01) :15-21
[7]   群组型港口城市用地时空扩展特征及外部形态演变——以宁波为例 [J].
李加林 ;
朱晓华 ;
张殿发 .
地理研究, 2008, (02) :275-284+483
[8]   苏南沿江城镇扩展的空间模式及其测度 [J].
马荣华 ;
顾朝林 ;
蒲英霞 ;
马晓冬 ;
朱传耿 .
地理学报, 2007, (10) :1011-1022
[9]   中部地区城乡融合度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J].
漆莉莉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04) :10-13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用地增长的时空特征分析 [J].
李加林 ;
许继琴 ;
李伟芳 ;
刘闯 .
地理学报, 2007, (04) :437-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