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10
作者
范玉仙 [1 ]
袁晓玲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五位一体”; 复杂系统; 社会有机体; 耦合协调;
D O I
10.15896/j.xjtuskxb.201704003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五位一体"理念强调把生态文明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深化和发展。综合运用社会有机体和协同学理论揭示"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理论内涵,构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五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五个系统耦合协调模型测算1995-2014年中国以及2013年各省份的"五位"耦合协调水平。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中国"五位"耦合协调度整体保持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系统发展水平的提高,但目前耦合协调度仍处于初级协调水平;经济、社会、文化系统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较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而生态环境系统发展水平的分布则正好相反,表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试论五位一体总布局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系统表达 [J].
王宏兴 ;
孙功 .
理论界, 2016, (09) :53-59
[2]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研究生生态文化价值观探析 [J].
王从彦 ;
肖鸿光 ;
刘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S1) (S1) :248-251
[3]   耦合协调模型在“美丽中国”建设评价中的运用 [J].
谢炳庚 ;
陈永林 ;
李晓青 .
经济地理, 2016, 36 (07) :38-44
[4]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制度的特征与体系 [J].
庞庆明 ;
程恩富 .
管理学刊, 2016, 29 (02) :1-6
[5]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协同思想的与时俱进 [J].
王明安 ;
沈其新 .
理论与现代化, 2016, (02) :20-24
[6]   论布哈林的社会有机体理论 [J].
周建超 ;
李欢 .
江苏社会科学 , 2015, (02) :121-127
[7]   “五位一体”视角下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青岛市的实证分析 [J].
徐倩 ;
齐蕾 .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1 (01) :19-22+30
[8]   生态文明时代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战略思考 [J].
黄娟 .
管理学刊, 2015, 28 (01) :60-66
[9]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下的中国道路 [J].
周建超 .
社会主义研究, 2015, (01) :51-57
[10]   生态政治的实践要件及路径解析 [J].
孙越 .
生态经济, 2015, 31 (01) :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