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以联合国改革为视角

被引:16
作者
戴轶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联合国改革; 国际共同体; 共生法;
D O I
10.13415/j.cnki.fxpl.2018.04.010
中图分类号
D813.2 [联合国];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鉴于人类共生性关系的日益显现而提出的全球治理思想,联合国是以人类利益为宗旨的全球性国际组织,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基础平台;联合国改革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重合、目标一致,都是要建立一个适应全球化发展形势的安全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所以,以推进联合国改革的方式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条有利途径。但是,滞后的国际法观念使联合国改革难有进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揭示国际法进入了"共生法"时代,为联合国改革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应以"共生法"思想扩大联合国体制的法律效力范围和效力对象,提升法律效力等级,将其发展成为具有宪法性作用的"人类共同体法",实现改革目标,也藉此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的中国国际体系观 [J].
张辉 .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18, 2 (01) :20-34
[2]   国际法语境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J].
黄德明 ;
卢卫彬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5, 16 (06) :84-90
[3]   试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兼论国际社会共生性 [J].
金应忠 .
国际观察, 2014, (01) :37-51
[4]   试论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的法律规制 [J].
戴轶 .
法学评论, 2008, (03) :59-65
[5]   向共进国际法迈步 [J].
易显河 .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7, (01) :55-68
[6]   “国际共同体”意味着什么? [J].
巴里·布赞 ;
安娜·冈萨雷斯·佩莱兹 ;
任东波 ;
蒋晓宇 .
史学集刊, 2005, (02) :1-6
[7]  
安全共同体.[M].阿德勒.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
[8]  
全球治理.[M].(美) 罗伯茨; (新西兰) 金斯伯里; 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9]  
武大国际法评论.[M].黄进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0]  
国际组织法.[M].梁西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