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自然保护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及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被引:12
作者
李帅锋
杜凡
王娟
杨宇明
机构
[1] 西南林学院
关键词
元江自然保护区; 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群落学特征; 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D O I
10.16473/j.cnki.xblykx1972.2008.01.017
中图分类号
S759.9 [自然保护区];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摘要
在元江自然保护区所保留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内,经作样地调查,共记录到种子植物56科,115属,194种,蕨类植物13科,17属,20种;其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空间层次分明,可分为乔木上层、乔木下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外植物,表明在哀牢山海拔高度1 900~2 200 m的地带,仍保存着较完整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对其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的分析表明,该植被类型热带性质的属要多于温带性质的属;而在种的结构上,只有热带亚洲成分、东亚-喜马拉雅成分及中国特有成分能够贯穿于各层次之中;其区系成分以东亚-喜马拉雅和中国特有成分占优势,同时热带亚洲成分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说明在其种子植物区系上具有由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而从中国种子植物特有种作进一步分析,则表明其在种子植物区系上具有过渡性质。与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相比较,澜沧江以硬斗石栎和木果石栎为主要优势种,而元江自然保护区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则以元江栲和短柄石栎为主要优势种,且分布的海拔高度偏低;与邻近的无量山自然保护区,海拔高度相近的同类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相比,其主要优势种相同,说明两地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具有同源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滇川干热河谷与干暖河谷植物区系特征[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金振洲著, 2002
[12]  
滇中南无量山种子植物[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彭华著, 1998
[13]  
云南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云南植被》编写组, 1987
[14]  
云南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生态研究室编, 1987
[15]   葫芦科赤瓟亚族植物的细胞学观察 [J].
李建强 ;
吴征镒 ;
路安民 .
云南植物研究, 1993, (01) :101-104
[16]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物区系组成初步分析 [J].
吴邦兴 .
云南植物研究, 1985, (01) :25-47
[17]   云南植被分布的特点及其地带规律性(续) [J].
姜汉侨 .
云南植物研究, 1980, (02) :142-151
[18]   云南植被分布的特点及其地带规律性 [J].
姜汉侨 .
云南植物研究, 1980, (01) :22-32
[19]   云南常绿阔叶林的类型和特点 [J].
金振洲 .
云南植物研究, 1979, (01) :90-105
[20]   论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问题 [J].
吴征镒 .
云南植物研究, 1979, (01)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