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牛蒡子苷牛蒡内生菌的分离及L2菌株的鉴定

被引:6
作者
张淼 [1 ,2 ]
潘华奇 [2 ]
胡江春 [1 ,2 ]
窦德强 [1 ]
王书锦 [2 ]
康廷国 [1 ]
机构
[1] 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牛蒡子苷; 牛蒡子苷元; 微生物转化; 内生菌; 鉴定; 氧化微杆菌;
D O I
10.19526/j.cnki.1005-8915.2010.02.004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牛蒡(Arctium lappa L.)的根、茎、叶、总苞、种子中分离纯化了57株内生菌。以牛蒡子粉为底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转化培养液中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的含量,筛选得到6株转化牛蒡子苷的内生菌。其中L2的转化率最高,可达76.9%。利用LC-MS方法对其转化产物牛蒡子苷元进行了验证。L2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氧化微杆菌(Microbacterium oxydans)。本试验结果为探索牛蒡内生菌转化牛蒡子苷成主要药效成分牛蒡子苷元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β-葡萄糖苷酶水解牛蒡子苷制备牛蒡子苷元
    欧志敏
    杨根生
    冯海
    [J]. 药物生物技术, 2009, (05) : 443 - 446
  • [2] 牛蒡不同部位、牛蒡子不同产地中牛蒡苷和牛蒡苷元含量比较及指纹图谱分析
    康凯
    窦德强
    康廷国
    许亮
    吕智
    常禹
    刘淼
    [J]. 中国现代中药, 2009, 11 (04) : 23 - 26+37
  • [3] 微生物发酵转化牛蒡子的研究
    徐非一
    王敬
    樊思睿
    徐凯
    何璇
    孙启玲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7, (04) : 595 - 598
  • [4] 具有生物碱转化活力的4株喜树内生真菌的鉴定
    邓静
    刘吉华
    余伯阳
    [J]. 药物生物技术, 2006, (06) : 436 - 441
  • [5] 牛蒡叶中微量木脂体牛蒡子甙和牛蒡子甙元的分离与鉴定
    刘世名
    陈靠山
    SCHLEMANN Willibald
    SCHMIDIT Jügen
    STRACK Dieter
    [J]. 色谱, 2003, (01) : 52 - 55
  • [6] 牛蒡苷元体外抗流感病毒活性
    高阳
    董雪
    康廷国
    赵长智
    黄智
    张效禹
    [J]. 中草药, 2002, (08) : 54 - 56
  • [7] 牛蒡子中木脂素类化合物的抗肿瘤及免疫活性
    米靖宇
    宋纯清
    [J]. 时珍国医国药, 2002, (03) : 168 - 169
  • [8] 牛蒡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
    蒋淑敏
    [J]. 时珍国医国药, 2001, (10) : 941 - 942
  • [9] 牛蒡子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韩桂秋
    白光清
    王夕红
    Liesch JM
    Zink DL
    Hwang SB
    [J]. 中草药, 1992, 23 (11) : 563 - 566+614
  • [10] 微生物转化牛蒡子机理及应用的研究[D]. 徐非一.四川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