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教学的信息技术疏离感

被引:43
作者
李芒
申静洁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育性; 教育性疏离感; 非教育性疏离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信息技术作为驱动教学现代化的动力因素,被高姿态地请入教育系统,却无大为地旁站于教学活动的边缘。针对这个"反常"现象,必须基于技术、教育性及人三者的关系结构,从技术客体的自在问题、作为技术主体的教师、教学与信息技术关系的失衡等方面,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产生疏离感的成因。并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从教育性疏离感与非教育性疏离感两方面辨析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疏离感,提出内含教育性的"疏离感"具有应然性的观点,使技术的外部表现形式服务于教学及其主体的内部真实需求,促使技术与教师形成一体化的"凝合型劳动力",从而有效解决教师的非教育性疏离感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1] 第四次工业革命[M]. 中信出版社 , 克劳斯·施瓦布, 2018
  • [12] 靠不住的承诺[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美)丹尼斯·古莱特(DenisGoulet)著, 2004
  •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9
  • [14] 政治学[M]. 商务印书馆 ,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1965
  • [15] Overcoming screen inferiority in learning and calibration[J] . Tirza Lauterman,Rakefet Ackerman.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 2014
  • [16] Gamifying learning experience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nd outcomes[J] . Adrián Domínguez,Joseba Saenz-de-Navarrete,Luis de-Marcos,Luis Fernández-Sanz,Carmen Pagés,José-Javier Martínez-Herráiz.Computers & Education . 2013
  • [17] Reading linear texts on paper versus computer screen: Effect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 2012
  • [18]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 . MIS Quarterly . 1989 (3)
  • [19] 技术一定会使教育变的更好吗[1].?来自全球126篇实证研究论文的分析 .2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https://mp.weixin.qq.com/s/WDfQdcpG-eaAPEPfrAGGfA . 2019
  • [20] 网络学习空间中交互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
    梁云真
    赵呈领
    阮玉娇
    刘丽丽
    刘冬梅
    [J]. 中国电化教育, 2016, (07) : 22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