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延长组中段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

被引:12
作者
郭德运 [1 ]
郭艳琴 [2 ]
李文厚 [1 ]
张惠 [2 ]
李克永 [3 ]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3] 延安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湖泊—三角洲; 沉积相模式; 延长组; 白豹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延长组中段长4+5—长3油层组大量钻井岩心和测井资料综合研究,以及沉积体系、沉积相特征的描述,识别出其沉积特征,划分了沉积相类型。白豹地区长4+5—长3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发育在研究区东北部,浅湖沉积主要发育在研究区西南部且规模较小。研究区三角洲主要为浅水台地型三角洲,缺乏完整的进积序列,在三角洲前缘沉积中,由于水下分流河道的迁移摆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与分流间湾泥质沉积在单井剖面上呈交替出现、反复叠置的特征序列,或者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直接位于湖相泥岩之上的沉积序列。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三角洲前缘储层砂体成因分析 [J].
李树同 ;
王多云 ;
秦红 ;
王志坤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6) :19-22+82
[2]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凤杰 ;
王多云 ;
徐旭辉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4) :365-370
[3]   川口油田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与储集条件 [J].
李文厚,柳益群,冯乔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2) :155-158
[4]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分析 [J].
聂永生 ;
田景春 ;
夏青松 ;
窦伟坦 ;
宋江海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5) :4-6+81
[5]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 [J].
武富礼 ;
李文厚 ;
李玉宏 ;
席胜利 .
古地理学报, 2004, (03) :307-315
[6]   陕北地区大型三角洲油藏富集规律及勘探技术应用 [J].
杨华 ;
付金华 ;
喻建 .
石油学报, 2003, (03) :6-10
[7]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分析与三角洲沉积体系 [J].
宋凯 ;
吕剑文 ;
杜金良 ;
王宏科 .
古地理学报, 2002, (03) :59-66
[8]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深湖沉积与油气聚集意义[J]. 陈全红,李文厚,高永祥,郭艳琴,冯娟萍,张道峰,曹红霞,梁积伟.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1)
[9]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物源区分析 [J].
郑荣才 ;
王昌勇 ;
李虹 ;
雷光明 ;
谢春红 .
岩性油气藏, 2007, (01) :32-38
[10]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沉积特性与物源探讨 [J].
蔺宏斌 ;
姚泾利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