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质过程的闽西南马坑式铁多金属矿定量预测

被引:5
作者
左仁广
夏庆霖
张道军
成秋明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矿产勘查; 地质过程; 成矿有利度; 马坑式铁多金属矿; 成矿预测; 矿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31 [铁];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矿床是地质过程的产物之一,深入分析控制矿床形成和保存的关键地质过程是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的基础.闽西南马坑式铁多金属矿为矽卡岩型矿床,燕山期的岩浆活动提供了热源、流体来源及部分的铁质来源;热液沿着北东向断裂向上运移,在岩体与石炭-二叠纪碳酸盐岩地层的接触面及石炭-二叠纪地层内部发生了热液交代作用,形成了矽卡岩化;铁主要来源于石炭-二叠纪碳酸盐岩建造,后期燕山期岩浆的侵入,使得铁进一步富集;并在石炭-二叠纪地层中沉淀成矿.基于上述关键成矿过程,从"源"(热源、物质来源和流体来源)、"运"(流体通道)、"盖"(圈闭)、"储"(矿质沉淀场所)和"存"(矿床的后期保存条件)等方面提取了地质证据,利用模糊逻辑综合地质证据得到了找矿有利度图.结果显示所圈定的预测远景区与已知铁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可作为进一步工作部署的依据.基于地质过程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方法,决定矿床能否形成的关键地质过程为评价依据,可为闽西南进一步找寻马坑式铁多金属矿提供新的找矿思路和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183 / 11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福建龙岩大洋-莒舟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张承帅 ;
苏慧敏 ;
于淼 ;
胡兆国 .
岩石学报, 2012, 28 (01) :225-242
[2]   科学选靶的理论与途径 [J].
赵鹏大 ;
陈永清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1, 36 (02) :181-188
[3]   我国重要矿产地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新数据 [J].
王登红 ;
陈郑辉 ;
陈毓川 ;
唐菊兴 ;
李建康 ;
应立娟 ;
王成辉 ;
刘善宝 ;
李立兴 ;
秦燕 ;
李华芹 ;
屈文俊 ;
王彦斌 ;
陈文 ;
张彦 .
地质学报, 2010, 84 (07) :1030-1040
[4]   对福建马坑铁矿床控矿构造特征的新认识 [J].
陈跃升 .
金属矿山, 2010, (02) :96-99+144
[5]   闽西南晚古生代─早三叠世沉积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王果胜 ;
马文璞 ;
朱卫平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6 (01) :87-91
[6]   马坑铁矿中矿段矿床成因浅析 [J].
姜益丰 .
矿业快报, 2007, (07) :69-71+77
[7]   闽西南地区晚中生代花岗质岩石的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演化 [J].
毛建仁 ;
陈荣 ;
李寄嵎 ;
叶海敏 ;
赵希林 .
岩石学报, 2006, (06) :1723-1734
[8]   马坑铁矿开发过程中对矿床成因的新认识 [J].
陈跃升 .
金属矿山, 2002, (11) :50-52+59
[9]   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构造域的转换及其与成矿的关系——以闽西南地区为例 [J].
吴淦国 ;
张达 ;
陈柏林 ;
吴建设 .
地球科学, 2000, (04) :390-396
[10]   闽西南地区东部逆冲推覆构造及其形成机制 [J].
陶建华 .
福建地质, 1987, (04) :24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