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冻雨潜在发生指数在数值产品中的推广应用

被引:4
作者
牛璐 [1 ,2 ]
王国复 [3 ]
黄菲 [1 ,2 ,4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
[2] 山东省高校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重点实验室
[3] 国家气候中心
[4] 宁波大学宁波市非线性海洋和大气灾害系统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冻雨; 冻雨潜在发生指数; ECMWF模式; 预报;
D O I
10.16765/j.cnki.1673-7148.2015.02.010
中图分类号
P426.63 [固态晶状降水]; P456.7 [数值预报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冻雨发生时特定的地面温度、地面湿度及高空温度三个基本特征,定义了中国冻雨潜在发生指数(FRGPI)并进行了初步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欧洲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及模式预报产品,结合2013/2014年冬季冻雨发生情况,对中国冻雨潜在发生指数进行了推广应用。结论如下:2014年2月上旬,高空槽、中低层切变线、低空急流及暖湿气流的共同作用,造成了中国南方产生冻雨的适宜的地面温度t、温度露点差D及高空温度层结Er,因此出现大范围冻雨灾害。2月中旬贵州受西南低涡及暖湿气流影响,也产生了适宜的t、D及Er条件,遭受了持续性冻雨灾害。2013/2014年冬季期间,适宜冻雨的温度t集中在冬季寒潮过程中0℃等温线所在地区,温度露点差D集中在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区域,高空温度层结Er集中在中高纬与低纬天气系统交界地带;三部分交叉区域则为冻雨高发地带,且地面温度露点差可能是制约冻雨分布的主要因素。将FRGPI指数与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相结合发现,可以提前10 d有效地对冻雨灾害进行预报,对防灾减灾有一定的实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10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贵州冻雨形成的环境场条件及其预报方法 [J].
高守亭 ;
张昕 ;
王瑾 ;
杜小玲 ;
邓涤菲 .
大气科学 , 2014, (04) :645-655
[2]   湖南冻雨预报关键技术指标及应用 [J].
姚蓉 ;
黎祖贤 ;
许霖 ;
唐杰 ;
陈静静 .
干旱气象, 2014, (03) :366-372
[3]   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T639、ECMWF及日本模式中期预报性能检验 [J].
刘一 .
气象, 2014, 40 (05) :637-641
[4]   2014年2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J].
杨寅 ;
何立富 .
气象, 2014, 40 (05) :642-648
[5]   ECMWF模式对东北半球气象要素场预报能力的检验 [J].
潘留杰 ;
张宏芳 ;
朱伟军 ;
王楠 ;
王建鹏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3, 18 (01) :111-123
[6]   湖南省近60年雨凇的气候特征 [J].
廖玉芳 ;
张剑明 ;
李英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2, 17 (05) :594-606
[7]   两种再分析资料与RS92探空资料的比较分析 [J].
朱彦良 ;
凌超 ;
陈洪滨 ;
张金强 ;
彭亮 ;
余予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2, 17 (03) :381-391
[8]   中国东部地区冬季降水相态的识别判据研究 [J].
漆梁波 ;
张瑛 .
气象, 2012, 38 (01) :96-102
[9]   贵州高原西北部冻雨的时空变化特征 [J].
张艳梅 ;
顾欣 ;
陈海涛 ;
钟静 ;
刘鹏 ;
陈波 .
资源科学, 2011, 33 (03) :477-482
[10]   我国冰冻日出现的气象条件分析及其判别模型 [J].
王遵娅 ;
赵珊珊 ;
张强 .
高原气象, 2011, 30 (01) :15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