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野生牙鲆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3
作者
林越赳 [1 ]
蔡良候 [1 ]
曾庆民 [1 ]
吴石坤 [2 ]
何伟湃 [2 ]
林玉群 [3 ]
机构
[1]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2] 东山县海洋与渔业局
[3] 东山县华涛水产综合养殖场
关键词
台湾海峡; 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 人工育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5 [各种鱼类养殖];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报道了2004年3月对产自台湾海峡的野生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进行人工育苗的研究结果。共获153万粒受精卵,孵出仔鱼140.8万尾,孵化率达92%,在育苗水温为20~24℃,海水盐度为26~31的条件下,经63 d培育,育出全长3.8~5.5 cm的幼鱼53.39万尾,成活率为37.9%。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3+97 +9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牙鲆正常个体与白化个体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J].
陈炜 ;
姜志强 ;
吴立新 ;
张忠亮 ;
赵鸿涛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4, (01) :21-25
[2]   牙鲆人工育苗试验 [J].
许文军 .
海洋渔业, 2003, (01) :21-23+30
[3]   牙鲆人工育苗技术 [J].
叶家桁 ;
于凤梅 .
齐鲁渔业, 2003, (01) :7-8
[4]   日本鬼鱼由育苗投饵技术改进 [J].
陈世杰 .
台湾海峡, 2001, (03) :352-355
[5]   关于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Temminck et Schlegel)白化诱因的探讨 [J].
黄瑞 ;
北岛力 ;
柯才焕 .
现代渔业信息, 1997, (09) :21-23
[6]   海水盐度对牙鲆仔稚鱼的生长、存活率及白化率的影响 [J].
王涵生 .
海洋与湖沼, 1997, (04) :399-405
[7]   牙鲆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 [J].
黄瑞 .
福建水产, 1997, (02) :55-59
[8]   牙鲆人工育苗试验 [J].
木云雷 ;
刘悦 ;
王鉴 .
水产科学, 1997, (01) :13-17
[9]  
海水鱼健康养殖新技术[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张梅兰主编, 2002
[10]  
牙鲆 石斑鱼养殖技术[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谢忠明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