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离体叶片胚状体高效发生及其组织学观察

被引:23
作者
崔广荣
陆峰
曹华龙
刘淼才
丁为群
张子学
机构
[1] 安徽科技学院植物科学系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蓝莓; 组织培养; 胚状体; 组织学观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3.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高灌蓝莓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以改良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外源激素TDZ、ZT及其组合对离体叶片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蔗糖浓度、水解酪蛋白、椰汁等对胚状体发生、丛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TDZ、ZT及其组合对胚状体的发生频率、丛芽的形成和生长起重要作用;蔗糖浓度对胚状体的发生及丛芽的生长影响较大,而添加有机质则对胚状体的发生及丛芽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适合高灌蓝莓叶片胚状体发生及成苗的培养基为WPM+TDZ0.04mg/L+ZT0.25~2.0mg/L+蔗糖20~40g/L,而培养基WPM+ZT0.5~1.0mg/L+蔗糖20g/L适合于丛芽继代生长。组织学观察表明,蓝莓叶片胚状体发生主要起源于叶上表皮细胞和部分叶肉细胞,可能为多细胞起源,历经多细胞原胚、原球胚、梨形胚、心形胚、子叶胚等发育阶段,并能直接发育成苗。
引用
收藏
页码:599 / 60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蝴蝶兰叶片离体培养胚状体的发生及组织学观察 [J].
崔广荣 ;
侯喜林 ;
张子学 ;
张从宇 ;
胡能兵 ;
刘跃成 .
园艺学报, 2007, (02) :431-436
[2]   蓝莓的经济价值及其在我国产业化发展的前景探讨 [J].
聂飞 ;
韦吉梅 ;
文光琴 .
贵州农业科学, 2007, (01) :117-119
[3]   蓝浆果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J].
陶建敏 ;
耿其芳 ;
庄智敏 ;
刘捷 ;
章镇 ;
蔡斌华 .
西北植物学报 , 2006, (03) :610-614
[4]   高灌蓝莓离体繁殖的研究 [J].
黄文江 ;
刘庆忠 ;
阚显照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314-317
[5]   高丛越橘离体叶片再生植株研究初报 [J].
马怀宇 ;
李亚东 ;
刘庆忠 ;
赵红军 ;
孙清荣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2) :212-215
[6]   美国高灌蓝莓的引进及微体快繁技术研究 [J].
王侠礼 ;
钟士传 ;
郑亚琴 ;
刘庆忠 ;
赵红军 .
中国种业, 2003, (12) :40-41
[7]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进展 [J].
郏艳红 ;
熊庆娥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1) :59-63
[8]   高灌蓝莓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J].
刘庆忠 ;
赵红军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2, (03) :253-253
[9]  
植物细胞工程[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朱至清编著, 2003
[10]  
植物体细胞胚发生的分子生物学[M]. 科学出版社 , 崔凯荣,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