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权利理论的土地权益分配模式变迁研究——以深圳市原农村集体土地为例

被引:5
作者
聂家荣
李贵才
刘青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
土地管理; 权益分配; 认知产权; 协调博弈; 城市更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本文以深圳市为例,基于认知权利理论和协调博弈理论,对原农村集体土地权益分配模式的演变过程及现状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原农村集体土地权益分配博弈,是城市政府和原村集体及其成员,以国家法律规定的权利边界为基础,在各自的认知权利边界存在重叠、但未能被法定产权有效覆盖的区域,进行利益协调的过程。其中,存在两种权益明晰的模式,一种是城市政府借助行政力量自上而下地进行产权安排实现收益边界的明晰,另一种是通过收益分配博弈自下而上推动产权边界的明晰,深圳市城市更新政策的出台正是后者得以实现的重要契机。在此背景下,利益相关方可以通过博弈形成各方认可的收益分配方案,进而通过更新改造活动完成空间重构,将收益分配方案固化成明晰的产权边界。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4+125 +1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制度演化的逻辑[M]. 科学出版社 , 顾自安, 2011
[12]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张维迎, 2004
[13]   协调博弈与均衡选择 [J].
张良桥 .
求索, 2007, (05) :50-52
[14]   信念、协调博弈与均衡选择 [J].
张良桥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1) :35-39
[15]   从三层博弈关系看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基于某大学城征地案例的分析 [J].
柯小兵 ;
何高潮 .
中国土地科学, 2006, (03) :14-18
[16]   城中村改造:政府、城市与村民利益的统一——以广州市文冲城中村为例 [J].
吴智刚 ;
周素红 ;
不详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5, (02) :48-53
[17]   协调博弈的摆动均衡:企业核心层关系的一个分析 [J].
李璐 .
社会, 2005, (01) :67-98
[18]   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 [J].
李培林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1) :168-179+209
[19]   科斯悖论和当事者对产权的认知 [J].
刘世定 .
社会学研究, 1998, (02) :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