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何以可能和何以可为?

被引:64
作者
萧子扬 [1 ]
刘清斌 [2 ]
桑萌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2]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社会工作; 乡村振兴; 农村社会工作; 精准脱贫; 农民主体性;
D O 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19.02.26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乡村振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社会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总体目标具有内在契合,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出台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契机。乡村振兴面临六大问题:产业发展滞后和经济相对滞后问题、生态环境整治问题、乡风建设和培育问题、基层治理问题、贫困问题、农民主体性和社会知觉问题。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有五大路径:①尊重农民话语,建设"农民主体性导向的乡村振兴"新形态;②加强社会工作的承认和嵌入,探索"社会工作+乡村振兴"新模式;③培育乡村振兴自组织,探索"发展性的乡村振兴"新理念;④发展农村原住社工,形成"植根本土的乡村振兴"新路径;⑤回顾乡村建设历史,发展"反思性的乡村振兴"新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24 / 2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乡风文明与乡村振兴:重要意义、现实难点与关键举措 [J].
刘盛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8, 17 (05) :629-634
[2]   与社会学结缘的中国社会工作——一个学科史的考察 [J].
萧子扬 ;
马恩泽 .
社会工作, 2018, (05) :68-75+111
[3]   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模式研究——以北京市Z村为例 [J].
陈涛 ;
徐其龙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 (04) :73-77+149
[4]   自觉和内省: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未来转向——纪念“马甸会议”召开30周年 [J].
萧子扬 ;
彭秀良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03) :82-87
[5]   社会工作与乡村振兴:实践困境、价值亲和与专业突围 [J].
陈相云 .
理论月刊, 2018, (04) :151-156
[6]   当前农村不良社会风气的态势、成因及对策——基于全国200多个村4000多家农户连续3年的调查 [J].
李敏 ;
张利明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8 (02) :94-100+114
[7]   关于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问题的思考 [J].
王春光 .
社会发展研究, 2018, 5 (01) :31-40
[8]   新乡贤:后乡土中国农村脱贫与乡村振兴的社会知觉表征 [J].
萧子扬 ;
黄超 .
农业经济, 2018, (01) :74-76
[9]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现象:成因及治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视角的分析 [J].
姜德波 ;
彭程 .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2018, 15 (01) :16-24
[10]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 [J].
廖彩荣 ;
陈美球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7, 16 (06) :79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