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不良社会风气的态势、成因及对策——基于全国200多个村4000多家农户连续3年的调查

被引:32
作者
李敏
张利明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转型期; 农村社会; 不良风气; 文明乡风;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18.02.13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基于全国200多个村约4 000家农户连续3年的调查,运用Spss统计分析,研究当前农村不良社会风气的总体态势,并深度剖析其形成的社会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性、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当前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负债、孝道缺失、封建迷信等一系列不良社会风气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国家治理取向偏失和乡村长期缺乏内在治理要素培育,同时现代化转型严重冲击乡村内在治理,导致农村处于"失魂""失根""失血"状态。要破解当前农村不良风气,必须加强农村文化治理,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传承和发展乡村文明,激发农村内在文化动力,为乡村社会注入新资源、新要素、新活力。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0+114 +1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城归”现象:主体特征、形成机理与生成逻辑 [J].
雷洪 ;
赵晓歌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44 (04) :58-62
[3]   河湟农村高额“彩礼”探析——以青海省峡口村为例 [J].
纳玉兰 .
青海民族研究, 2015, 26 (01) :67-70
[4]   民生服务:基层善治与乡村资源整合的政治逻辑 [J].
陈浩天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03) :26-30
[5]   农户的市场约束与行为逻辑——社会化小农视角的考察 [J].
邓大才 .
中州学刊, 2012, (02) :45-50
[6]   城乡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村地区人情消费的行为逻辑——基于河南省10村334个农户的实证分析 [J].
陈浩天 .
财经问题研究, 2011, (07) :117-121
[7]   现代化进程中村庄传统的流失——以上能村为个案 [J].
侯江华 ;
魏淑娟 .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7 (03) :119-122
[8]   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 [J].
穆光宗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04, (04) :124-129
[9]   居住安排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 [J].
鄢盛明 ;
陈皆明 ;
杨善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1) :130-1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