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何以产生效果?——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27
作者
刘加霞 [1 ,2 ]
机构
[1] 北京教育学院初等教育系
[2]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教师培训; “理解前结构”; “前理解”; “回到事情本身”; “视界融合”; “三真”意识; “敞开-澄明-建构”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51.2 [教师队伍结构与建设];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以现象学的"前理解"理论为立论依据,提出教师培训的本质是改变与创新,教师培训的意义是让培训者和被培训者学会用整个身心来表达、研究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深入追问教育教学的生命意义甚至是人的价值、实际生活的意义。基于此,构建了教师培训产生效果的作用机制—"敞开-澄明-建构"模型,提出教师培训者设计的培训活动必须基于实践场景,将以"真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式教学研究作为载体,在活动中实现教师自我和同伴之间的,基于证据和实践的追问、对话与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优秀教师在教学中的思维和行动特征探究 [J].
陈向明 .
教育研究, 2014, 35 (05) :128-138
[2]   教育现象学:理解与反思 [J].
高伟 .
教育研究, 2011, 32 (05) :11-18
[3]   海德格尔“理解前结构”探微 [J].
吴波 .
黑河学刊, 2010, (12) :21+23-21
[4]   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上) [J].
洪汉鼎 .
河北学刊, 2008, (01) :53-62
[5]   秉持现象学态度的教师教育理论研究 [J].
金美福 .
教育研究, 2007, (08) :58-62
[6]  
真理与方法[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著, 1999
[7]  
我们怎样思维[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美)杜威(Dewey, 1991
[8]  
存在与时间[M]. 三联书店[德]海德格尔(Heiderger, 1987
[9]  
现象学的观念[M]. 上海译文出版社[德]胡塞尔(Husserl,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