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权在民法典中的地位——兼论我国民法的指导理念

被引:14
作者
魏振瀛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法典体系; 法律关系; 请求权; 民法的指导理念; 以人为本;
D O I
10.13893/j.cnki.bffx.2015.02.001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D951.6 [];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构建德国民法典体系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萨维尼的法律关系理论和温德沙伊德的请求权理论,并具有概念法学特色,其指导理念是个人主义。德国民法典在理论上具有先进性,在体系上具有科学性。随着社会和法学理论的发展,德国民法典的指导理念和体系显现了它的局限性。我国民法典应当借鉴和变革德国民法典体系。"以人为本"是我国民法的指导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是个体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体;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每个人也都以他人为目的。我国民法典规范结构应当以民事法律关系为核心;不根据基础权利构建请求权体系;区分履行义务请求权和承担责任请求权,构建与民事义务、民事责任相对应的请求权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   论温德沙伊德的请求权概念 [J].
金可可 .
比较法研究, 2005, (03) :112-121
[3]   “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的哲学前提 [J].
贺来 .
哲学研究, 2005, (01) :24-30
[4]   “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 [J].
张奎良 .
哲学研究, 2004, (05) :11-16
[5]   “以人为本”: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一个根本原则 [J].
王锐生 .
哲学研究, 2004, (02) :3-8
[6]   试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哲学发展轨迹 [J].
张奎良 .
哲学研究, 1994, (02) :32-39
[7]  
简明西方哲学史.[M].袁鸣; 编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8]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M].杨耕;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9]  
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M].韩庆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
[10]  
批判民法学的理论建构.[M].薛军;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