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21
作者
龙冬平
李同昇
苗园园
刘超
李晓越
孟欢欢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农村人口; 非农化;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空间自相关;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基于交叉学科视角,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统计数据,综合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时间维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自1978以来,全国与"四大板块"先后经历了倒"U"型增长→波动增长→平稳增长3个阶段的演替;②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空间维度具有明显的分异演化特征;③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增长的热点区域存在显著的空间极化现象,即增长热点先后历经了"两核集聚"→"一核极化"→"中心辐射递减"的时空演变;④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时空差异主要受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受教育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等5个因子影响,并且各因子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大小存在显著差异;⑤面对转型期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新形势与新挑战,地理学界在理论成果及应对措施方面应该作出更多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517 / 53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21]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 . Michael P. Todaro.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69 (1)
[22]   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 [J].
靳诚 ;
陆玉麒 .
地理学报, 2009, 64 (06) :713-724
[23]   农村人口非农化与中国城镇化问题 [J].
姚士谋 ;
吴建楠 ;
朱天明 ;
William YBChang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9, (03) :37-41
[24]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小城镇人口非农化关系研究——基于1995~2006年数据的分析 [J].
谢长青 ;
钱文荣 ;
翟印礼 .
中国人口科学, 2008, (05) :58-65+96
[25]   日本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非农化” [J].
简新华 ;
张国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6) :95-100
[26]   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及地域组织形式研究 [J].
陈顺 ;
李诚固 .
经济地理, 2005, (05) :685-689
[27]   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 [J].
朱信凯 .
中国软科学, 2005, (01) :28-34
[28]   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估计及外流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侯风云 .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03) :13-21
[29]   中国城市化与非农化水平的相关分析及省际差异 [J].
樊杰 ;
田明 .
地理科学, 2003, (06) :641-648
[30]   中国非农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省际差异 [J].
刘盛和 ;
陈田 ;
蔡建明 .
地理学报, 2003, (06) :937-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