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适用反补贴法的实践检视——基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考量

被引:3
作者
刘素霞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反补贴; 非市场经济国家; 中美反补贴案;
D O I
10.13687/j.cnki.gjjmts.2012.11.001
中图分类号
D971.2 [];
学科分类号
0301 ;
摘要
历史上,美国的反补贴法从未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受国内经济、政治、贸易政策等原因影响,美国商务部不顾国内立法无授权的客观情况,逐渐对华启动反补贴制裁,但最终在美国受到司法的否定性评价。为消除"非公路用轮胎案"判决的不利影响,美国国会迅速修改了关税法以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新形势下,中国政府和企业应面对现实、放长眼光,提升产品竞争能力,打造升级版的"中国制造",使我国产品立足国际市场。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对美国商务部加强“两反”执法14项建议的解读(二) [J].
余盛兴 .
WTO经济导刊, 2011, (03) :87-89
[2]   非市场经济主体与反补贴制度关系研究——以美国反补贴法为视角 [J].
胡加祥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18 (02) :28-37+62
[4]   美国法院如何遵循先例 [J].
林彦 .
中外法学, 2009, 21 (06) :951-957
[6]   论美国反补贴法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适用 [J].
韩伟 .
学理论, 2009, (23) :147-149
[7]   从木制家具案看美国对华反倾销之“替代国”制度 [J].
严奇彪 ;
石琰子 .
法制与社会, 2009, (18) :127-128
[8]   美国反补贴法“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问题研究 [J].
王雪梅 .
现代管理科学, 2009, (06) :54-56
[9]   美国反补贴法的新趋势——以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逐步适用性为视角 [J].
朱雅妮 .
湖南社会科学, 2008, (05) :208-211
[10]   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的法律障碍解析 [J].
徐泉 .
法学, 2008, (01) :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