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法学“语言学转向”的解读

被引:2
作者
董晓波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南京
关键词
法学研究; 语言学转向; 评述;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07.01.009
中图分类号
D90-055 [法律语言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律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20世纪下半叶,伴随哲学研究的发展,西方法学研究也经历了语言学的转向,先后出现了语义分析法学、新修辞学法学、法律解释学、结构主义符号法学等学术派别,这些派别跨学科、多向度的研究范式怀疑、消解、重构了传统法学理论中的法律语言观,并给现代法学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体现了当今学界的潮流,值得我国法学研究借鉴和吸收。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语言与法律——谈西方法律语言研究方法的嬗变 [J].
董晓波 .
社会科学战线, 2006, (02) :205-209
[2]   西方三大法学流派方法论检讨 [J].
胡玉鸿 .
比较法研究, 2005, (02) :20-32
[3]   “法学的语言学转向”及其对我国法律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启示 [J].
常安 ;
朱明新 .
琼州大学学报, 2003, (03) :63-68
[4]  
科学与诠释:法哲学研究的两种理路[J]. 谢晖.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3(01)
[5]   后现代方法与法学研究范式的转向 [J].
杜宴林 ;
张文显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 (03) :30-36
[6]   法哲学解说 [J].
黄文艺 .
法学研究, 2000, (05) :3-16
[7]   二十世纪法理学的范式转换 [J].
中山龙一 ;
周永胜 .
外国法译评, 2000, (03) :13-27
[8]   美国后现代法理学概观 [J].
郑强 .
外国法译评, 2000, (02) :44-53
[9]   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 [J].
舒国滢 .
比较法研究, 1995, (04) :337-355
[10]   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法律思想 [J].
沈宗灵 .
法学研究, 1983, (05) :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