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源不同区域紫花针茅草原群落特征

被引:11
作者
岳鹏鹏
卢学峰
叶润蓉
周玉碧
杨仕兵
张长现
彭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江河源区; 紫花针茅草原; 聚合分析; 群落特征; α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选择江河源区玛多、曲麻莱、同德3地区的典型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群落,初步分析了江河源区紫花针茅草原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1)所调查紫花针茅草原群落是物种组成比较简单、北温带分布的属为主体的草原群落。2)所有样线经聚类分析可归为3个群落类型:紫花针茅+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群落(Ⅰ)、紫花针茅+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群落(Ⅱ)、紫花针茅+川青早熟禾(Poa indattenuata)群落(Ⅲ),且各群落分布于不同区域。虽然这3个群落类型都是典型的紫花针茅群落,但各自的群落结构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群落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群落Ⅰ和Ⅱ的相似性较高,群落Ⅰ和Ⅲ的相似性较低。3)紫花针茅草原的群落分布呈现出小尺度区域同质性和大尺度异域异质性的特点。4)所调查紫花针茅草原群落的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间以及它们和纬度间均呈显著相关。各α多样性指数在3个地区的群落间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规律,按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群落Ⅱ>群落Ⅲ>群落Ⅰ。
引用
收藏
页码:1116 / 112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青海湖地区紫花针茅型中度与重度退化草地光能转化效率的研究 [J].
王小利 ;
干友民 ;
张力 ;
杨予海 .
草业与畜牧, 2006, (08) :1-4+11
[2]   青海湖地区紫花针茅型中度与重度退化草地地下植物量的比较研究 [J].
王小利 ;
张力 ;
张德罡 ;
干友民 ;
徐广平 ;
杨予海 ;
苗小林 ;
周学辉 ;
邓春辉 ;
官却扎西 .
草原与草坪, 2006, (04) :15-20+24
[3]   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进展 [J].
李凯辉 ;
胡玉昆 ;
阿德力.麦地 ;
于建梅 ;
武强 .
干旱区研究, 2005, (04) :165-169
[4]   黄河源头高寒草原植被退化特征分析 [J].
马世震 ;
彭敏 ;
陈桂琛 ;
周国英 ;
孙箐 .
草业科学, 2004, (10) :19-23
[5]   高寒草甸不同生境类型植物群落的α及β多样性研究 [J].
邱波 ;
任青吉 ;
罗燕江 ;
杜国祯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4) :655-661
[6]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J].
朱锦懋 ;
姜志林 ;
郑群瑞 ;
蒋伟 .
生态学杂志, 1997, (02) :2-7
[7]   西藏羌塘高原高寒草原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J].
王金亭 ;
李渤生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 1982, (01) :1-13
[8]   试论青藏高原的自然地带 [J].
郑度 ;
张荣祖 ;
杨勤业 .
地理学报, 1979, (01) :1-11
[9]  
Biodiversity: Population Versus Ecosystem Stability[J] . David Tilman.Ecology . 1996 (2)
[10]  
The Measurement of Species Diversity[J] . R K Peet.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