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网络空间犯罪立法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被引:43
作者
皮勇 [1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2] 武汉大学网络治理研究院
关键词
网络空间犯罪; 计算机数据及信息系统安全; 传统犯罪网络化; 妨害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秩序犯罪; 个人信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103 ;
摘要
网络空间犯罪是计算机犯罪、网络犯罪在网络平台时代的新相态,为了有效打击网络空间犯罪,中国刑法既要坚持本土化发展,也要借鉴国外立法的成功经验,积极推动国际社会相关立法协调一致。计算机数据和信息系统安全是独立的公共法益,应当给予全面的刑法保护。惩治网络化的传统犯罪应当坚持科学防控和法治原则,避免以刑代管,更不应突破法律规定解释立法。妨害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秩序犯罪是独立的、具有"积量构罪"特征的正当立法,司法适用中应坚持独立适用和实质正当原则,合理缩限解释构成要件要素,对情节要件进行必要的类型化。充分保护个人信息符合中国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众利益,应在平衡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和合法利用的基础上,为公民个人信息提供更全面的法律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54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刑法论丛.[M].赵秉志; 主编.法律出版社.2011,
[2]  
网络社会的崛起.[M].()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  
哥达纲领批判.[M].马克思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 编译.人民出版社.1965,
[4]   论新型网络犯罪立法及其适用 [J].
皮勇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10) :126-150+207
[5]   新型网络犯罪认定中的规则判断 [J].
黄京平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7, (06) :3-13
[6]   美欧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比较与分析 [J].
张薇 ;
池建新 .
情报科学, 2017, 35 (12) :115-119+128
[7]   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性质及其适用 [J].
黎宏 .
法律适用, 2017, (21) :33-39
[9]   网络时代微恐怖主义及其立法治理 [J].
皮勇 ;
杨淼鑫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70 (02) :7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