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19日新疆伽师Ms6.9地震的震源机制以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18
作者
马淑田
姚振兴
纪晨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2] 不详
关键词
新疆伽师地震; 震源机制; 地幔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最早到达地震台的地幔Rayleigh波包(R1)的波形拟合方法估计了1996年3月19日新疆伽师Ms6.9地震的震源机制,其结果是:地震形成左旋压性逆冲断裂,据震源机制解的P轴(-4.15×10(18)Nm,181°,19°)和各向同性分量推测震源区受到近南北向压应力的作用,且有体积压缩效应.据宽频P波列波形随台站方位角的变化估计,破裂从下方开始向上偏东的方向进行.此次地震可能是印度板块与西伯利亚地块相互挤压的表现,标志着伽师及其邻区,或者说兴都库什弧以北地区进入了一次新的地震活动期.这个活动期可能与缅甸弧以北地区,即中缅边界地区的地震活动期相对应,是较大地球动力过程在不同时空点的表现.用本文方法可对Ms6.4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进行快速估计.
引用
收藏
页码:782 / 79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用P波波形资料反演中强地震地震矩张量的方法 [J].
姚振兴,郑天愉,温联星 .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01)
[2]   用P波波形资料测定中强地震震源过程的方法 [J].
姚振兴 ;
郑天愉 ;
曹柏如 ;
王凯 .
地球物理学进展, 1991, (04) :6-36
[3]   均匀设计——数论方法在试验设计的应用 [J].
方开泰 .
应用数学学报, 1980, (04) :363-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