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黄河中上游流域夏季异常降水的变化特征及环流分析
被引:24
作者:

王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黄河中上游流域;
夏季降水异常;
小波周期分析;
环流形式;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2.05.009
中图分类号:
P426.61 [普通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从中国气象局信息中心提供的全国地面台站逐日观测资料中选取黄河中上游流域66个台站资料,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黄河中上游流域夏季降水异常的变化特征、周期分布及影响降水的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流域旱涝年夏季降水空间分布上差异显著,易涝区位于河套平原,易旱区位于黄土高原东北部;(2)1960-2008年,流域夏季降水量线性趋势变化不明显,但年际间波动较大,多雨年少雨年相间出现,近50 a中降水整体呈现平稳—少雨—多雨—平稳—多雨—少雨的过程;(3)黄河中上游流域降水变化周期复杂多样,总体以2 a周期振荡为主,异常少雨年多表现为9 a周期振荡,异常多雨年多表现为15 a周期振荡,且流域主周期的空间分布可能与地形地貌、海拔高度及流域分布等地理因素有关;(4)丰、枯雨年环流形式差异显著,影响流域降水的环流系统有季风,西太平洋副高,温带气旋及贝加尔湖低压。
引用
收藏
页码:754 / 76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区生态修复绿水资源消耗量定量模拟
[J].
王玉娟
;
杨胜天
;
曾红娟
;
温志群
.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2)
:262-27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胜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曾红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温志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1961-2007年内蒙古降水时空分布
[J].
包云
;
李晓兵
;
黄玲梅
;
张云霞
;
王宏
.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1)
:52-6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晓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云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西北地区近50a降水变化及水汽输送特征
[J].
魏娜
;
巩远发
;
孙娴
;
方建刚
.
中国沙漠,
2010, 30 (06)
:1450-1457

魏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候中心 陕西省气候中心

巩远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 陕西省气候中心

孙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候中心 陕西省气候中心

方建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候中心 陕西省气候中心
[4]
卫星遥感结合地面观测资料对中国西北干旱区地表热力输送系数的估算
[J].
王慧
;
李栋梁
.
大气科学,
2010, 34 (05)
:1026-103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黄河流域三水转化关系及其模式探讨
[J].
李孝廉
;
郝俊卿
;
王雁林
.
干旱区地理,
2010, 33 (04)
:607-61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郝俊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西安财经学院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王雁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6]
陕西春季干旱与多雨的环流特征对比分析
[J].
方建刚
;
白爱娟
.
干旱区地理,
2010, 33 (03)
:363-36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白爱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7]
用过程透雨量确定的东亚夏季风北边缘特征
[J].
黄菲
;
李栋梁
;
汤绪
;
王式功
;
王慧
.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20 (05)
:530-53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有关东亚夏季风北边缘的定义及其特征
[J].
汤绪
;
陈葆德
;
梁萍
;
钱维宏
.
气象学报,
2009, 67 (01)
:83-8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葆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上海市气象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9]
1736-200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降水变化的周期分析(英文)
[J].
郝志新
;
郑景云
;
葛全胜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08, (01)
:17-25

郝志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

郑景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

葛全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
[10]
黄河上游主要产流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以甘南高原为例
[J].
姚玉璧
;
王润元
;
邓振镛
;
尹东
;
张秀云
;
陈昌平
.
中国沙漠,
2007, (05)
:903-909

姚玉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王润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邓振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尹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张秀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陈昌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甘南州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