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卫星遥感结合地面观测资料对中国西北干旱区地表热力输送系数的估算
被引:13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干旱区;
热力输送系数;
NDVI;
地面感热;
黑河野外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3.2 [地面温度分布、等温线];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本文利用黑河野外试验(HEIFE)地面观测资料,采用空气动力学方法计算了干旱区内不同下垫面的地表热力输送系数CH,结合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系列卫星遥感观测的反映地表植被特征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资料,经拟合得到了针对我国西北干旱区不同下垫面的CH-NDVI参数化关系式,并对此关系式进行了合理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区域尺度而言,在缺乏用其他方法获得较准确的区域CH值的情况下,利用卫星遥感结合地面观测资料对其估算是较为可靠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026 / 10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陆面上总体输送系数研究进展
[J].
王慧
;
李栋梁
;
胡泽勇
;
王介民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23 (12)
:1249-1259

王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介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感热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J].
周连童
;
黄荣辉
.
大气科学,
2008, (06)
:1276-1288

周连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黄荣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3]
西北干旱区地气温差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的分析
[J].
符睿
;
韦志刚
;
文军
;
李振朝
;
卢广献
.
高原气象,
2008, (04)
:844-85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韦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重点实验室

文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重点实验室

李振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重点实验室

卢广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重点实验室
[4]
黑河下游鼎新戈壁近地层能量输送及微气象特征
[J].
王慧
;
胡泽勇
;
谷良雷
;
李栋梁
.
高原气象 ,
2007, (05)
:938-945

王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胡泽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谷良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5]
河西地区地表感热特征分析
[J].
李振朝
;
韦志刚
;
吕世华
;
符睿
.
高原气象,
2007, (02)
:293-29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世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符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6]
敦煌戈壁不同近地层大气稳定度下的感热交换系数
[J].
韦志刚
;
黄荣辉
;
陈文
.
高原气象,
2006, (05)
:834-83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卫星遥感结合地面观测估算中国西北区东部地表能量通量
[J].
陈添宇
;
陈乾
;
李宝梓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3)
:7-15

陈添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陈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李宝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8]
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春季地气温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对华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J].
周连童
;
黄荣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1)
:1-13

周连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9]
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试验(NWC-ALIEX)及其研究进展
[J].
张强
;
黄荣辉
;
王胜
;
卫国安
;
曹晓彦
;
侯旭宏
;
吕世华
;
胡泽勇
;
马耀明
;
韦志刚
;
聂彦将
;
高洪春
;
高红梅
;
阎宇平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4)
:427-441

张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黄荣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王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卫国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曹晓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侯旭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吕世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胡泽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马耀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韦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聂彦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高洪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高红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阎宇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10]
用变分方法估算淮河流域总体输送系数
[J].
张述文
;
邱崇践
;
张卫东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4)
:506-511

张述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

邱崇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

张卫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