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面上总体输送系数研究进展

被引:16
作者
王慧 [1 ,2 ]
李栋梁 [1 ,2 ]
胡泽勇 [3 ]
王介民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总体输送系数; 陆面过程; 地面要素; 变化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4 [近地面层气象学、近地面层大气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从陆面上总体输送系数的研究历程、计算方法和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与地面各要素之间的依赖关系等几个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几点科学问题:①需要解决非均匀下垫面地表参数的计算和观测以及发展适用于非均匀下垫面的相似性理论等难题;②对我国湿润地区地表总体输送系数的研究需要加强;③能否对非均匀复杂下垫面陆气相互作用过程进行全面的认识,地表参数由"点"到"面"的推广是关键也是难题。最后对利用卫星遥感结合地面观测资料估算非均匀下垫面地表特征参数和能量通量的可行方法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1249 / 125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1]   黑河下游鼎新戈壁近地层能量输送及微气象特征 [J].
王慧 ;
胡泽勇 ;
谷良雷 ;
李栋梁 .
高原气象 , 2007, (05) :938-945
[2]   内蒙古奈曼流动沙丘下垫面近地面能量收支研究 [J].
黄宝霞 ;
王澄海 ;
刘辉志 ;
董文杰 .
干旱区地理, 2007, (02) :177-183
[3]   陇中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和裸露下垫面地表通量和总体输送系数研究 [J].
王澄海 ;
黄宝霞 ;
杨兴国 .
高原气象, 2007, (01) :30-38
[4]   敦煌戈壁不同近地层大气稳定度下的感热交换系数 [J].
韦志刚 ;
黄荣辉 ;
陈文 .
高原气象, 2006, (05) :834-839
[5]   干旱、半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J].
鲍艳 ;
吕世华 .
中国沙漠, 2006, (03) :454-460
[6]   卫星遥感结合地面观测估算中国西北区东部地表能量通量 [J].
陈添宇 ;
陈乾 ;
李宝梓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3) :7-15
[7]   高原降雨天气过程中总体输送系数的变化特征 [J].
李国平 ;
陶红专 .
高原气象, 2005, (04) :577-584
[8]   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近地层能量输送与微气象特征 [J].
钱泽雨 ;
胡泽勇 ;
杜萍 ;
张艳武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1) :43-48
[9]   用变分方法估算淮河流域总体输送系数 [J].
张述文 ;
邱崇践 ;
张卫东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4) :506-511
[10]   荒漠戈壁大气总体曳力系数和输送系数观测研究 [J].
张强 ;
卫国安 .
高原气象, 2004, (03) :30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