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穗粒数形成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被引:15
作者
赵长华
丁艳锋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
关键词
水稻; 穗粒数; 非结构碳水化合物; 激素; 调节;
D O I
10.13605/j.cnki.52-1065/s.2001.01.002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水稻穗粒数形成的生理生化角度 ,综述了国内外尤其是近 2 0年来该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穗粒数潜力的表达依赖于营养物质的有效供应和相关激素的适时、适量诱导。幼穗分化是产量构成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时期 ,也是决定穗粒数的关键时期 ,在此期间环境条件变化对稻穗营养状态和内源激素水平影响较大 ,且最终影响穗粒数。水稻穗粒数营养调节和激素调节之间的相互关系需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赤霉酸和多效唑对水稻“粒间顶端优势”的调节及对产量的影响 [J].
王熹 ;
陶龙兴 ;
黄效林 ;
俞美玉 .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04) :217-222
[2]   内源激素对小麦可育小花数的调控 [J].
魏育明 ;
郑有良 ;
不详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1998, (03) :3-7
[3]   IAA与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发育的关系及烯效唑的调节 [J].
田淑兰 ;
王熹 .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02) :99-104
[4]   水稻大穗形成机理的研究(3)品种间每穗颖花现存数与颖花分化和抽穗期物质生产的关系 [J].
姚友礼,王余龙,蔡建中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5, (02) :11-16
[5]   蓝光对水稻幼苗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代谢的调节 [J].
李韶山,潘瑞炽 .
植物生理学报, 1995, (01) :22-28
[6]  
水稻大穗形成机理的研究(2)品种间每穗颖花退化数的差异及其与分化数和抽穗期物质生产的关系[J]. 姚友礼,王余龙,蔡建中.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4(04)
[7]  
水稻大穗形成机理的研究Ⅰ.品种间每穗颖花分化数的差异及其与穗部性状的关系[J]. 姚友礼,王余龙,蔡建中.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4(02)
[8]   小麦穗分化期间叶片和幼穗含糖量及转化酶活力的变化 [J].
邵承斌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3, (01) :30-32
[9]   北方冬麦区高肥区域试验品种产量性状分析与探讨 [J].
孙芳华 ;
曾启明 ;
范家骅 .
作物学报, 1992, (04) :266-274
[10]   植物的谷氨酸合成酶 [J].
郑朝峰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6, (03)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