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霉酸和多效唑对水稻“粒间顶端优势”的调节及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25
作者
王熹
陶龙兴
黄效林
俞美玉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6,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6,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6,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6
关键词
水稻; 顶端优势; 结实; 植物生长调节剂;
D O I
10.16819/j.1001-7216.1999.04.005
中图分类号
S511.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杂交水稻为主要参试材料,辅之以常规稻品种进行了外源植物生长物质调节水稻“粒间顶端优势”的试验。于水稻初德期施用浓度为10mg/L的GA3可增强单穗粒间顶端优势,虽增加粒重,提高结实率,但效果不稳定,有些处理反有下降,且多数杂交水稻未获增产,仅提高常规晚粳稻产量。于水稻初穗期施用浓度为10mg/L的PP333可抑制单穗粒间百端优势,增加每穗实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杂交稻和常规稻产量。此外,高浓度GA3或PP333(GA3≥30mg/L,PP333≥50mg/L)均可能引起水稻减产。将GA3和PP333适当复配后,研制成二元植物生长物质“粒粒饱”。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IAA与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发育的关系及烯效唑的调节 [J].
田淑兰 ;
王熹 .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02) :99-104
[2]   亚种间杂交水稻灌浆特性的调节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J].
徐仁胜 ;
陶龙兴 ;
俞美玉 ;
王熹 .
中国水稻科学, 1997, (02) :124-128
[3]   脱落酸对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的调节作用 [J].
杨建昌,王志琴,朱庆森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5, (04) :1-6
[4]   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动态及生理研究 [J].
周建林 ;
陈良碧 ;
周广洽 .
杂交水稻, 1992, (05) :36-40+44
[5]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的进展 [J].
袁隆平 .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03) :1-6
[6]   连作晚稻秧苗徒长的化学调控——2.多效唑控长效应的生理分析 [J].
王熹 ;
陶龙兴 ;
高成伟 ;
姚福德 .
作物学报, 1990, (01) :91-96
[7]   气温对杂交水稻成熟的生理影响 [J].
俞美玉 ;
姚福德 ;
高成伟 ;
王熹 .
杂交水稻, 1989, (05) :37-41
[8]   脱落酸与稻麦籽粒灌浆的关系(简报) [J].
柏新付 ;
蔡永萍 ;
聂凡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9, (03) :40-41
[9]   水稻结实率的研究——稻穗上强弱势粒的干重积累过程与空秕粒的分布 [J].
顾自奋 ;
朱庆森 ;
曹显祖 .
中国农业科学, 1981, (06) :38-44
[10]   水稻应用赤霉素的试验研究 Ⅰ.水稻生殖生长期应用赤霉素的效果 [J].
王熹 ;
施一平 ;
孙仁清 ;
金子渔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74, (02) :132-139